[实用新型]二向移动的阀件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26173.4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莱应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林媛媛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向移动的阀件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主体,内部具有二气室,一第一进气口及一第一进气通道,一第二进气口及一第二进气通道;一第一活塞杆具有一第一流道,一第二活塞杆具有一第二流道;一第一导杆以一端伸入至该第一流道中,且具有一气槽以及连通该气槽的一气孔;一第二导杆以一端伸入至该第二流道中,且具有一导气流道;一阀缸,固设于该第一活塞杆,具有一阀缸气室,一推进通道,一退回通道以及一阀缸活塞杆;以及一阀件,固设于该阀缸活塞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闸阀有关,特别是指一种二向移动的阀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省第I503914号专利,揭露了一种双向闸阀,该案主要是利用第一驱动单元来操作第一操作体,或是以及利用第二驱动单元来操作第二操作体,借以使其推挽模块产生向左或向右的位移,进而使得第一密封板或第二密封板能对两个入口进行选择性的密封。
前述案件主要的技术特点在于,除了底部使用了空压缸之外,在上层连接于空压缸活塞杆的推挽模块的部分还使用到了类似曲臂的第一操作体及第二操作体。这是一种将位于两个入口之间的密封板以选择性的机构来向一侧移动,借以密封其中一个入口的技术。
由上可知,该案技术的机构较为复杂,零件繁多,组装不易且容易有精度的问题。且其密封板的移动方式也是需要依赖例如第一操作体、旋转轴与第一及第二密封板来产生旋转之后的偏心侧移动态,借以使密封板能选择性的向左或向右密封于两个入口,此种动作方式较为复杂且准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二向移动的阀件驱动装置,其相较于先前技术而言具有更为精简的零件数量,且驱动阀件的动作简单,且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向移动的阀件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主体,内部具有彼此不相连通的二气室,一第一进气口及一第一进气通道设于该主体,该第一进气口连通于外界,并借由该第一进气流道分别连通于该二气室;一第二进气口及一第二进气通道设于该主体,该第二进气口连通于外界,并借由该第二进气通道连通于该二气室;一第一活塞杆以及一第二活塞杆,两者均可伸缩地设于该主体,且两者都有一端具有一活塞而分别位于该二气室内,以及两者都有部分露出于该主体,并且受驱动而于一推出位置以及一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第一活塞杆具有沿轴向贯通的一第一流道,该第二活塞杆具有沿轴向贯通的一第二流道;一第一导杆以及一第二导杆,固设于该主体且分别位于该二气室内,该第一导杆以一端伸入至该第一活塞杆的该第一流道中,且该第一导杆的前述伸入端具有沿轴向凹设且与该第一流道连通的一气槽,该第一导杆的杆身侧面设有一气孔,于该第一活塞杆位于该推出位置时,该气孔露出于该第一活塞杆外而连通该气槽与第一导杆所位于的该气室,于该第一活塞杆位于该缩回位置时,该气孔位于该第一流道内;该第二导杆以一端伸入至该第二活塞杆的该第二流道中,该第二导杆具有一导气流道,该导气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该第二进气口以及该第二流道;一阀缸,固设于该第一活塞杆以及该第二活塞杆露出于该主体的部分,该阀缸具有一阀缸气室,以及具有一推进通道分别连通于该阀缸气室以及该第一活塞杆的第一流道,以及具有一退回通道分别连通于该阀缸气室以及该第二活塞杆的第二流道;一阀缸活塞杆,可伸缩地设于该阀缸并有部分露出于该阀缸,且一端具有一阀缸活塞位于该阀缸气室内,该阀缸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该第一导杆的伸缩方向相夹预定角度;以及一阀件,固设于该阀缸活塞杆露出于该阀缸的部分;其中,该第一进气通道连通于该二气室的位置对应位于该二活塞的一端,该第二进气通道连通于该二气室的位置对应位于该二活塞的另一端,气体由该第一进气口进入该二气室时,将该第一活塞杆及该第二活塞杆推向该推出位置;其中,该推进通道连通于该阀缸气室的位置对应位于该阀缸活塞的一端,该退回通道连通于该阀缸气室的位置对应位于该阀缸活塞的另一端,气体由该推进通道进入该阀缸气室时,将该阀缸活塞杆向外推出。
一实施例中,该阀缸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该第一活塞杆及该第二活塞杆的伸缩方向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莱应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莱应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6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变压器骨架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高强度新型托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