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护理用患者体位转换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26063.8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蒋冬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冬芳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5;A61G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郑怿 |
| 地址: | 5428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护理 患者 体位 转换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护理用患者体位转换辅助装置,包括辅助带、防水布和吊耳,所述辅助带两端均固定缝合连接有吊耳,所述辅助带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器,所述伸缩架底部均固定焊接有夹具,所述伸缩架侧壁均固定焊接有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均由收卷盘、蜗轮、蜗杆和摇臂组成,所述提拉机构内腔转动安装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一端固定焊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底部活动插接有摇臂。本实用新型在对体重较大的重症患者进行体位转换时,更加的省力,从而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患者体位翻转角度进行定位,使用非常的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症护理用患者体位转换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危急重症患者是指患者的病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稍有不慎常常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要求医生必须能够在短期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确定治疗措施,为了正确地作出判断,很多医家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内经》提出的抓病因法,抓二便法,抓脉诊法,伤寒论多提出的抓六经法,张景岳提出的抓六要法,叶天士提出的抓舌象、斑疹法都是如此。
但是,现有的重症护理用患者体位转换辅助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增高,人们的体重也越来越高,而护士多为女性,力量较小,当重症患者体重较大时,医护人员通过现有的体位转换辅助装置不便对重症患者进行体位转换,从而浪费大量时间,且无对根据实际需求对患者体位翻转角度进行定位,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重症护理用患者体位转换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增高,人们的体重也越来越高,而护士多为女性,力量较小,当重症患者体重较大时,医护人员通过现有的体位转换辅助装置不便对重症患者进行体位转换,从而浪费大量时间,且无对根据实际需求对患者体位翻转角度进行定位,使用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护理用患者体位转换辅助装置,包括辅助带、防水布和吊耳,所述辅助带两端均固定缝合连接有吊耳,所述辅助带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器,所述伸缩架底部均固定焊接有夹具,所述伸缩架侧壁均固定焊接有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均由收卷盘、蜗轮、蜗杆和摇臂组成,所述提拉机构内腔转动安装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一端固定焊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底部活动插接有摇臂,在使用时将辅助带平铺在床面上,重症患者躺在辅助带表面,通过双手拉动辅助带一端的吊耳,辅助带一端可被拉起,从而重症患者可在辅助带的辅助作用下,进行体位的转换,且辅助带两端均缝合连接有吊耳,从而可对重症患者朝两个方向进行翻身,伸缩架底部可通过夹具固定在护理床的床架上,通过摇动摇臂,摇臂可通过蜗杆驱动蜗轮进行旋转,从而使收卷盘对钢丝绳进行收卷,钢丝绳另一端绕经导轮与吊耳进行连接,辅助带一端可在钢丝绳的拉动下进行体位的转换,通过提拉机构对拉动辅助带进行辅助,可使对重症患者进行体位转换时更加的省力,且通过夹具可快速对伸缩架进行安装固定,使用更加的方便,同时蜗轮和蜗杆相互配合具有自锁功能,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对重症患者的体位翻转角度进行控制,使用更加的便捷。
优选的,所述收卷盘表面均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均通过挂钩与吊耳活动相连,通过钢丝绳可对吊耳进行拉动。
优选的,所述辅助带为矩形结构,所述辅助带上表面中部固定缝合连接有防水布,辅助带表面固定缝合连接有防水布,通过防水布可提升辅助带表面的防水性,避免重症患者大小便失禁弄脏护理床,且防水布更易进行清洁,使用更加的便捷。
优选的,所述伸缩架顶部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导轮,通过导轮可对钢丝绳进行引导。
优选的,所述辅助带表面活动安装有靠垫,所述靠垫呈梯形结构,且靠垫另一侧表面为内凹面,患者侧身后可通过靠垫对背部进行支撑,靠垫呈梯形结构,且靠垫另一侧表面为内凹面,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冬芳,未经蒋冬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6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防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弯管机的定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