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轮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4266.3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7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应李俊;朱晓建;方欣;陈行钦;张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瑞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1/89;F24F13/28;F24F13/02;F24H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林捷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轮 除湿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降温组件,降温组件包括低温进气管、高温连通管和第三气泵,转轮除设有除湿区和再生区,还设有降温区,降温区位于除湿区和再生区之间。低温进气管、降温区和高温连接管形成降温通路。用热风再生除湿后的转轮仍保有较高温度,若直接用于空气的除湿,除湿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设有降温通路,可确保转轮用于除湿前温度降为常温,对空气的除湿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转轮除湿机属于空调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升温除湿的典型代表。转轮除湿机的核心部件是一个除湿转轮,除湿转轮上设置有吸湿剂呈蜂窝状,包括再生区和处理区。除湿时,当室内潮湿空气(处理风)通过转轮的除湿区,潮湿空气的水蒸汽被除湿转轮的除湿剂所吸附,除湿后的干燥空气被送至室内完成除湿过程;然后除湿转轮缓慢转动使得吸附水蒸汽的吸湿剂进入再生区;从室外吹入再生区内的高温气体(再生风)使得水蒸汽脱离吸湿剂后排出室外,从而使除湿转轮恢复了吸湿的功能而完成再生过程,伴随着除湿转轮不断地转动,上述的除湿过程与再生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从而保证除湿机长期除湿。但是刚经高温气体(再生风)处理的转轮的去湿能力较差,这会导致一部分的室内潮湿空气(处理风)未达到除湿目的即从转轮除湿机中流出,除湿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一直保持较高的除湿效率的转轮除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内的进风组件、除湿组件、再生组件、分区架和出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口、进风管道和第一气泵,所述除湿组件包括转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转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转轮上均布蜂窝状的吸湿槽,所述再生组件包括干气进气管、加热件、湿气出气管和第二气泵,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口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机架的不同侧面上,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气泵用于带动气流从所述进风管道流向所述出风管道,所述分区架套设在所述转轮外,所述分区架与所述转轮的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分区架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上设有多对两两相对设置的连通口,多对所述连通口包括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之间相隔的空间为第一连通区,所述转轮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区的部分为除湿区,所述进风管道的管口和所述出风管道的管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管道、所述除湿区和所述出风管道形成除湿通路;
所述干气进气管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干气进气管内,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相隔的空间为第二连通区,所述转轮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区的部分为再生区,所述干气进气管的管口和所述湿气出气管的管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泵用于带动气流从所述干气进气管流向所述湿气出气管,所述干气进气管、所述再生区和所述湿气出气管形成再生通路,
所述转轮除湿机还包括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低温进气管、高温连通管和第三气泵,所述分区架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上还设有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三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三连通口之间相隔的空间为第三连通区,所述转轮位于所述第三连通区内的部分为降温区,所述低温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通口固定连接,所述高温连通管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三连通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风管道连通,所述第三气泵用于带动气流从所述低温进气管流向所述高温连通管,所述低温进气管、降温区和所述高温连接管形成降温通路。
作为优选,所述除湿区、所述降温区和所述再生区的体积分别占所述转轮总体积的2/5~2/3、1/6~1/4和1/7~1/5。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外均布散热片。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内设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相互倾斜并固定连接,另一侧面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形成三角稳固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瑞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瑞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4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数据传输线束全自动端子压接机构
- 下一篇:家居足底反射穴位按摩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