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片梭织机的片梭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3331.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5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士新;高翔;楼东;方杏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凯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5/06 | 分类号: | D03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保迪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片梭织机的片梭,包括梭壳,梭壳上开设有安装孔,梭壳内设置有纱夹,纱夹包括连接部、左臂、右臂、夹头,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安装孔与连接孔中心共线,铆钉穿设在安装孔与连接孔中,左臂与右臂固定连接于连接部,夹头连接于左臂与右臂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纱夹上设置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包括弹簧、连接块,弹簧连接于夹头远离彼此的侧面上,连接块固定连接于弹簧远离纱夹的一端,连接块与梭壳内壁抵接。本申请具有加强纱夹对纬纱的夹持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片梭织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片梭织机的片梭。
背景技术
片梭是片梭织机上用来夹持和投递纬纱的部件,片梭一般由片梭壳体和纱夹构成,纱夹设置在片梭壳体的内腔内,通过纱夹的钳口夹住纬纱,将纬纱从制递纬器带至制梭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将纱夹放入到片梭壳体内时,要向纱夹两臂施加机械压力,使两臂变形,钳口距离变小,然后装进片梭壳体内进行工作,经过这样的机械压力之后,纱夹两臂会发生轻微的形变,纱夹对纬纱的夹持力变小,有可能会造成纬纱脱落,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加强纱夹对纬纱的夹持力,本申请提供一种片梭织机的片梭。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片梭织机的片梭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片梭织机的片梭,包括梭壳,梭壳上开设有安装孔,梭壳内设置有纱夹,纱夹包括连接部、左臂、右臂、夹头,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安装孔与连接孔中心共线,铆钉穿设在安装孔与连接孔中,左臂与右臂固定连接于连接部,夹头连接于左臂与右臂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纱夹上设置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包括弹簧、连接块,弹簧连接于夹头远离彼此的侧面上,连接块固定连接于弹簧远离纱夹的一端,连接块与梭壳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纱夹放入梭壳内时,向左臂与右臂施加压力,使两臂变形,两臂间距变小后,将左臂与右臂装进梭壳内,然后按压连接块使得连接块靠近纱夹,使得两连接块可以进入到梭壳中,推动纱夹,连接块贴着梭壳内壁移动至夹头装进梭壳内,弹簧被压缩,纱夹夹住纬纱时,弹簧会对左臂与右臂分别施加在垂直于梭壳中心线方向上靠近梭壳中心线方向的力,使得左臂与右臂有靠近彼此的趋势,带动两个夹头也产生靠近彼此的趋势,从而加大夹头对纬纱的夹持力,减少纬纱脱落的可能性,保证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弹簧位于夹头远离连接孔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对夹头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夹持部位,使得弹簧的作用力全部作用于夹持部位而不会有其他力的损失,使得夹持部位靠近彼此的趋势更加强烈,进一步加大夹头对纬纱的夹持力,从而减少纬纱脱落的几率,保证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梭壳内壁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与连接块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纱夹装进梭壳内时,推动纱夹至连接块卡设在连接槽内,连接块卡设在连接槽内,避免连接块在梭壳内发生移动,从而避免弹簧发生移动,保证弹簧与夹头的相对角度不会发生改变,使得弹簧的弹力最大限度的作用于夹头,保证夹头对纬纱的夹持力,减少纬纱脱落的几率,保证生产效率;当需要更换纱夹时,需要对弹簧施加外力,使得连接块靠近纱夹,然后将纱夹从梭壳内拔出。
优选的,所述梭壳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位于连接槽远离连接孔的一端,滑动槽从梭壳端部开始延伸至与连接槽连通,滑动槽内设置有挡块,滑动槽内设置有磁铁,挡块与滑动槽抵接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滑动槽内磁铁适配的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卡设在连接槽内时,挡块位于滑动槽内,在磁铁的作用力下挡块不会随便发生移动,挡块阻挡连接块移动,当需要更换纱夹时,先将挡块从滑动槽内抽出,然后将纱夹从梭壳内抽出,此过程中,连接块在滑动槽内滑动,不需要施加额外的压力就可以将纱夹取出,使得纱夹的取出更为便利,更换为新的纱夹后,将挡块放入滑动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凯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凯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3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