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尿液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22733.9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刚;青春霞;吴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451 | 分类号: | A61F5/451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尿液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尿液收集装置,包括集尿袋、安装在集尿袋顶端的提绳、连通在集尿袋底端的控制阀、连通在集尿袋顶端的导尿管和安装在导尿管首端的接尿斗,所述集尿袋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呈水分布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底端位于集尿袋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漂浮板,所述升降柱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导电片。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采用升降触发式提醒机构,可在尿液液位超限前及时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尿液集满时回流现象的产生,既提升了尿液收集的稳定性,同时也提升了集尿袋的功能性,其次,设有防回流结构,降低了尿液收集过程中尿液溢流到患者体内现象的产生,从而提升了集尿袋的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尿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尿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集尿袋是收集尿液的消毒塑料袋。留置导尿是临床为了准确记录尿量、解决患者排尿困难而进行的一项最普遍且经常应用的护理操作,集尿袋是留置导尿必备的用品,需定期更换。留置导尿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尤以泌尿系感染多发。然而现有的尿液收集袋仍存在不足之处:大多未设置提醒机构,当集尿袋内部的尿液将要超限时,难以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排尿或者更换处理,易导致尿液回流到患者体内现象的产生,从而影响尿液收集处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尿液收集袋,难以在集尿袋液位将要超限时及时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操作的问题,而提出的尿液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尿液收集装置,包括集尿袋、安装在集尿袋顶端的提绳、连通在集尿袋底端的控制阀、连通在集尿袋顶端的导尿管和安装在导尿管首端的接尿斗,所述集尿袋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呈水分布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底端位于集尿袋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漂浮板,所述升降柱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导电片,所述集尿袋的顶端位于升降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L型扣,所述L型扣的内侧位于第二导电片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导电片,所述集尿袋的前端顶部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警报器和锂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接尿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旋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接尿斗的内部位于旋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插块,其中旋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板的底部安装有泡沫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柱的外部位于集尿袋的上方安装有与集尿袋相互贴合的限位卡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导电片、警报器、锂电池和第二导电片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升降触发式提醒机构,在集尿袋的顶端设有升降柱和L型扣,同时在集尿袋的前端设有壳体、警报器和锂电池,随着液位的抬升,当液位高于漂浮板时,在浮力的作用下,漂浮板便会带动升降柱整体向上滑动,当升降柱上的第二导电片与L型扣上的第一导电片接触时,锂电池便会对警报器供电,警报器便会发出声音信号提醒患者和医务人员,这种结构可在尿液液位超限前及时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尿液集满时回流现象的产生,既提升了尿液收集的稳定性,同时也提升了集尿袋的功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2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便于装卸的深井升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