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22328.7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3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斌;王伦启;张增顺;褚彬彬;马卫立;张东波;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清东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井排管 作业 污染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涉及修井排管设备领域。具体包括底座和龙门;所述底座的两侧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导轨;所述龙门的两端底角下方设有滑移底盘;所述滑移底盘下方设有卡座;所述导轨和卡座滑移卡接;所述横梁的一侧设有齿轮导轨;所述滑移底盘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端的齿轮与齿轮导轨相啮合;所述底座的四周均设有围栏,其两侧设有向下倾斜的排污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对井口提出的管、杆进行统一归集,并有效解决油、水、蜡污染井场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井排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
背景技术
在油水井的修井作业中,为防止油、水落地造成污染,目前都是在搭建管桥时在管桥下铺设防渗膜。井内起出的管、杆内外壁会沾满油、水、蜡,将管、杆摆放到管杆桥上后,油、水会不断的往下滴落在防渗膜上。提出的油管、抽油杆进行地面清蜡时,主要是通过蒸汽的热量将管、杆内外的死油、死蜡融化后清理干净,清理出来的油、水、蜡会落到管桥下铺设的防渗膜上,防渗膜四周要用掩体将污水遮挡起来,这种方法往往由于井场地势不平或防渗膜被大风吹烂等原因,导致井场环境受到污染,并且使用过的防渗膜无法重复利用,带有油泥、蜡的防渗膜回收处理也非常困难,同时处理成本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其特点是在能对提出的管、杆进行统一归集的同时可以有效的解决油、水、蜡污染井场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包括底座和龙门;所述底座的两侧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导轨;所述龙门的两端底角下方设有滑移底盘;所述滑移底盘下方设有卡座;所述导轨和卡座滑移卡接;所述横梁的一侧设有齿轮导轨;所述滑移底盘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端的齿轮与齿轮导轨相啮合;所述底座的四周均设有围栏,其两侧设有向下倾斜的排污口。
作为优化,所述横梁的下端设有上棘爪,横梁下方的底座上设有下棘爪;所述上棘爪和下棘爪通过销钉相铰接。
作为优化,所述横梁包括固定横梁和弯折横梁;所述固定横梁与弯折横梁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板;所述弯折横梁与固定横梁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均由多个连接耳板构成,且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上的连接耳板通过销钉呈交错状铰接式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上棘爪设有2个并分别设于固定横梁的两端下方;所述下棘爪设有2个并分别设于固定横梁下方的底座上;所述上棘爪和下棘爪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铰接。
作为优化,所述弯折横梁的外端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辅助板螺纹相接。
作为优化,所述滑移底盘的另一侧与横梁之间设有定位滑轮;所述定位滑轮通过调节丝杆安装于滑移底盘的另一侧上,并通过压紧螺母压紧固定。
作为优化,所述导轨为单导轨滚珠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底座自带船型围堰,可防止油管或抽油杆上的油、水落地造成井场环境污染;同时在底座上增加可折叠式导轨,可以根据需求增加底座数量,以提高场地的适用性。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将防渗膜铺设在底座底部并压紧固定,能有效的提高防渗膜的利用率并降低其回收处理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2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