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1891.2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创蜂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DVI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多个光纤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DVI接头两侧的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与所述光纤接口相邻设置的DC接口,所述壳体中部的相对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杆的螺纹端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螺杆的旋钮端外露于所述凹槽,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DVI接头和所述光纤接口电连接。以此结构设计的转接头,通过壳体两侧凹槽的设置,能够方便的容纳螺杆的旋钮端,继而有效满足多个光纤接口的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用于光纤信号转DVI信号的转接头,由于光纤接口设置较多,因此使得螺杆的安装无法按照常规方式设置,即螺杆的两端分别外露于转接头的两端,因此如何对此类转接头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螺杆能够更加合理的安装,成为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转接头结构紧凑,能够方便螺杆的设置,继而使得转接头与外部设备稳定的连接。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DVI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多个光纤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DVI接头两侧的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与所述光纤接口相邻设置的DC接口,所述壳体中部的相对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杆的螺纹端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螺杆的旋钮端外露于所述凹槽,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DVI接头和所述光纤接口电连接。
其中,所述光纤接口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面铰接有防止灰尘进入所述光纤接口内的防尘盖。
其中,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DVI接头的一端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外露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光纤接口的一端设置有EDID学习按键,所述EDID学习按键外露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壳体两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壳体中部的宽度。
其中,所述凹槽的相对两侧壁均呈圆弧状设置。
其中,所述凹槽相对两侧壁的间距大于所述螺杆的旋钮端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DVI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多个光纤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DVI接头两侧的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端与所述光纤接口相邻设置的DC接口,所述壳体中部的相对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杆的螺纹端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螺杆的旋钮端外露于所述凹槽,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DVI接头和所述光纤接口电连接。以此结构设计的转接头,通过壳体两侧凹槽的设置,能够方便的容纳螺杆的旋钮端,继而有效满足多个光纤接口的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一端的DVI接头2、设置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的多个光纤接口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路板4、设置于所述DVI接头2两侧的螺杆5、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与所述光纤接口3相邻设置的DC接口6,所述壳体1中部的相对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7,所述螺杆5的螺纹端外露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所述螺杆5的旋钮端外露于所述凹槽7,所述电路板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DVI接头2和所述光纤接口3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创蜂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创蜂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1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