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20020.9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任旭凯;段景艳;苏玲敏;冯娇伟;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28;B02C23/16;B02C23/18;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建筑 垃圾 破碎 装置 | ||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仓(1)、进料斗(2)、隔尘板组件、第一破碎辊组件(11)、第二破碎辊组件(12)、出料板(4)、废料回收盒(13)、吹风组件仓(5)、吸尘组件仓(6)和物料回收仓(3);破碎仓(1)与物料回收仓(3)并排设置;
破碎仓(1)的横截面为方形;破碎仓(1)上部进料口与进料斗(2)底部出料口连通;破碎仓(1)下部设置出料口;物料回收仓(3)侧壁设置进料口;
隔尘板组件包括两组隔尘板(22)、两组支撑架(24)和多组弹簧组(23);每组隔尘板(22)相背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破碎仓(1)上部进料口位置处;水平面状态下,两组隔尘板(22)相对的一端相互抵靠;支撑架(24)设置在破碎仓(1)的内壁上,两组支撑架(24)分别位于两组隔尘板(22)的下方,两组支撑架(24)之间设置有落料空间;多组弹簧组(23)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24)上表面,多组弹簧组(23)的另一端设置在隔尘板(22)的下表面;
第一破碎辊组件(11)、第二破碎辊组件(12)均设置在破碎仓(1)内;第一破碎辊组件(11)位于支撑架(24)下方,第二破碎辊组件(12)位于第一破碎辊组件(11)下方;破碎仓(1)外侧设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破碎辊组件(11)及第二破碎辊组件(12)的第一动力装置(16)及第二动力装置(17);
吹风组件仓(5)、吸尘组件仓(6)分别设置在破碎仓(1)的前、后内壁上,并分别位于第一破碎辊组件(11)及第二破碎辊组件(12)的轴向两端;
出料板(4)倾斜设置在破碎仓(1)下部,出料板(4)较低的一端穿过破碎仓(1)出料口并通过物料回收仓(3)的进料口伸入物料回收仓(3)内部;出料板(4)中部设置筛网(41);废料回收盒(13)设置在破碎仓(1)底部,并位于筛网(41)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4)上表面倾斜设置,其沿指向破碎仓(1)中心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破碎辊组件(11)的两组破碎辊之间的间距为a,第二破碎辊组件(12)两组破碎辊之间的间隙为b,a大于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吹风组件仓(5)内部设置网板(7)和多个喷头(9);
多个喷头(9)连通进气管(91)的一端;进气管(91)另一端伸出吹风组件仓(5)以及破碎仓(1)以连接气源;
多个喷头(9)沿水平方向喷气;多个喷头(9)位于吹风组件仓(5)中部;网板(7)位于朝向破碎仓(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尘组件仓(6)内部设置网板(7)和多个吸尘盘(8);
多个吸尘盘(8)连通出气管(81)的一端;出气管(81)另一端伸出吹吸尘组件仓(6)以及破碎仓(1)以连接抽风机;
多个吸尘盘(8)为开口朝向第一破碎辊组件(11)及第二破碎辊组件(12)的喇叭状;
多个吸尘盘(8)位于吸尘组件仓(6)中部;网板(7)位于朝向破碎仓(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网板(7)包括框架(71)和过滤网(73);
框架(71)为“口”字形,其中部设置水平的两个支撑板(74);支撑板(74)上设有供破碎辊转轴穿过的通孔(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板(4)较高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破碎仓(1)的内壁上;破碎仓(1)内部设置固定件(14),固定件(14)上端与出料板(4)较高一端之间设置弹性件(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斗(2)外周中部设置磁环(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破碎仓(1)与物料回收仓(3)之间设置防护罩(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00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浏览器的指纹身份验证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助刷脸支付零售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