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自燃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15401.8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连坤 |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B60K35/00;B60L3/00;H01B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31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燃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自燃汽车。因为汽车只有在电路发生短路等电流异常的情况下才能很快产生220度以上的高温,高温引起电线线束燃烧从而发生汽车自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第一是采用玻璃纤维编织、云母带、阻燃塑胶、阻燃橡胶、阻燃硅胶、阻燃PVC、聚四氟乙烯等高温下难以产生火焰的材料代替电线现有的普通塑胶外皮;第二是套住多根电线的套管(5)亦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第三是套管(5)将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分开套住形成正极线束(6)和负极线束(7),使得电线的正负极不能靠近;第四是在主电路上安装一个监测用的电流表(11)。这几条措施杜绝了电线外皮火焰的产生,从而根本上解决了汽车自燃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发生自燃的汽车,包括载人、载货的燃油汽车、油气罐车等特种危险品运输车以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汽车都是不防自燃的,因此每年大约有七万起左右的汽车自燃事故发生,有的大客车甚至发生几十个人被关在车内活活烧死的惨重事故,有的大货车自燃后会造成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经济损失, 若是液化气罐车自燃,其引起的爆炸可以导致附近的房子倒塌和无辜群众死亡,因此防止汽车自燃成了目前必须解决的课题和任务。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公司的专利申请号CN201822219976.4公开了一种汽车自燃预警和灭火系统,它由自燃预警组件、自燃预警控制件、预警显示装置、无线报警装置、防火电池和自动灭火系统组成,这个专利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难以普及。
我们知道,汽车发动机在水冷系统的作用下,表面温度不会超过100度,一般都是90度左右,而且油管不会经过排气管,就算是大量漏油,也不会漏到排气管上,而发动机表面温度远远达不到柴油的着火点220度和汽油的着火点427度,也就是汽车很难因为漏油而发生自燃。
那么汽车自燃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 其实90%都是电路电流异常引起的,因为只有电路电流异常才能很快产生220度以上的高温,而且目前所有的汽车都会把电线用管子套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线束。当汽车某个电器用电异常、正极搭铁或汽车遭遇剧烈碰撞而造成电线短路时,电线产生的高温使得电线表皮融化、冒烟、起火燃烧,并引起整个线束燃烧,线束燃烧喷出的火焰就会点燃汽车内的易燃物而发生汽车自燃。还有一种并行线意外烧蚀的现象,即正极线的电流意外烧蚀绝缘皮流向负极线,并且沿着并行线一路烧蚀,如果没有及时关闭电路,整个线束就会起火并点燃汽车。这是汽车自燃的另一种原因。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汽车发生自燃,减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因为汽车电器用电异常、正极搭铁、剧烈碰撞造成的电线短路或者并行线烧蚀而燃烧的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汽车的普通电线改为阻燃电线或者防火电线,这种阻燃电线或者防火电线的绝缘皮采用高温下难以产生火焰的绝缘材料制成;套住多根电线的套管亦采用高温下难以产生火焰的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制成;汽车上的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分别用不同的套管套住,而不是套在同一根套管里面,从而使得多根正极电线形成正极线束,而多根负极电线形成负极线束;另外在汽车的正极主电线上安装一个电流表,并让读数显示在仪表台上,当电流超过危险读数时,提醒司机关闭电路。
既然要求汽车电路在短路等各种异常的情况下不会燃烧,那么汽车电线的绝缘皮就不能使用容易产生火焰的有机胶质物。本实用新型就是将汽车电线的容易产生火焰的有机塑胶绝缘表皮改为阻燃塑胶绝缘表皮或者无机物绝缘表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玻璃纤维编织的导管、云母、阻燃塑胶、阻燃硅胶、阻燃橡胶、阻燃PVC、聚四氟乙烯等等耐高温材料作为汽车电线的绝缘表皮,为了防止玻璃纤维管在铜线上滑动和雨水的浸入,这种使用玻璃纤维的电线还要使用阻燃防火耐高温胶浸润。另外将多根电线套在一起而形成线束的大套管也采用玻璃纤维、云母、阻燃塑胶、阻燃硅胶、阻燃橡胶、阻燃PVC、聚四氟乙烯等等不会产生火焰的耐高温材料制成。
为了防止并行线燃烧,本实用新型还要将多根正极电线套在一根套管里面形成正极线束,而负极电线套在另一根套管里面形成负极线束,这样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就不能贴近而发生烧蚀和引燃汽车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连坤,未经刘连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54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桥梁施工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