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朗肯循环冷源损失热化学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13455.0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3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萌;聂鹏;杨玉;张一帆;白文刚;李红智;姚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00 | 分类号: | B01J3/00;B01J3/04;F22D11/06;F01K25/10;F01K1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损失 热化学 回收 利用 系统 | ||
一种朗肯循环冷源损失热化学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将朗肯循环排出的低温低压蒸汽直接作为反应物,利用CaO+H2O=Ca(OH)2热化学可逆反应在低压反应储罐进行水合放热反应,提高反应体系的整体温度,传递一定的中温热量给朗肯循环,同时利用朗肯循环高温段的热源,加热高压反应储罐进行脱水反应,提高反应体系的整体温度和水蒸汽压力,高温水蒸汽排出高压储罐,将高温热量传递给朗肯循环,并在传热过程中完成凝结过程,经冷却后以液态水的形式流回凝汽器。该系统利用可逆热化学反应的化学热泵效应,实现朗肯循环冷源损失的部分回收,提高凝汽式火力发电机组的整体热效率,降低了机组循环水系统的功耗,提高机组的整体经济性,且无需外部热源与热用户,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朗肯循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朗肯循环冷源损失热化学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朗肯循环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蒸汽热动力循环,凝汽式火力发电机组就是采用朗肯循环实现热功转换提供电力的。在朗肯循环火力发电中,蒸汽在汽轮机中充分做功后,必须排入凝汽器,通过冷却水或环境空气冷凝为液态水,才能实现完整的循环过程,而冷凝过程中释放的大量潜热作为冷源损失排入环境,冷源损失可占到机组总吸热量的50%-60%。由于冷凝热输于低品位能源,难以回收利用,目前一般通过低真空背压机组或改造热泵方式供热回收,但大规模的供热需要稳定的热用户,极大地限制了冷源损失回收的可实现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朗肯循环冷源损失热化学回收利用系统,利用气-固可逆热化学反应将朗肯循环中部分或全部冷凝的水蒸汽在低压下进行水合化学反应,在高压下进行脱水反应并提高温度与压力,回收并利用冷凝热量的应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朗肯循环冷源损失热化学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高压反应储罐1和低压反应储罐2,所述高压反应储罐1和低压反应储罐2结构相同,所述反应储罐上设置有换热管束4,反应储罐内部为CaO/Ca(OH)2反应物料6,换热管束4浸埋在CaO/Ca(OH)2反应物料6中,高压反应储罐1的换热管束4与朗肯循环的高温蒸汽管道相通,高压反应储罐1上设置有反应汽管道5,所述反应汽管道5将高压反应储罐1与朗肯循环中的凝汽器相通,低压反应储罐2上设置有低压蒸汽管道3,所述低压蒸汽管道3与朗肯循环中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管道相通。
所述的高压反应储罐1和低压反应储罐2之间通过切换系统阀门和管路实现相互工作模式的切换。
所述的反应汽管道5末端设置有冷却器7,所述冷却器7位于凝汽器之前。
所述高压反应储罐1、低压反应储罐2既作为反应物料的存储容器,又作为化学反应器,反应物料无需输送。
所述换热管束4与CaO/Ca(OH)2反应物料6充分接触,换热管束4通过内部流动的水或蒸汽与CaO/Ca(OH)2反应物料6进行换热,且相互隔离,与朗肯循环进行质、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3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带自动卷绕机
- 下一篇:一种国土测绘用水平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