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及色环光纤及采用该色环光纤的光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13336.5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钱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环 着色 装置 光纤 采用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盖、着色模具、传动装置和安装座;所述定位盖由定位盖主体和定位部件构成;所述着色模具由着色模具主体、着色部件和弹簧构成;所述传动部件由从动齿轮和传动部件底座构成,从动齿轮内部形成齿轮内腔,齿轮内腔具有至少三个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所述安装座由安装着主体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光纤着色过程中,油墨用量过大,生产成本高,且同一松套管内可被区分的光纤数量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着多种颜色的色环,色环间距可调节,节省油墨,成本低,纤芯密度大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使用该装置生产的色环光纤和具有色环光纤的光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及色环光纤及采用该色环光纤的光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4G的不断发展和5G网络的部署,国家通信网络建设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对光纤需求进一步提升,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各企业不断的想方法压缩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光纤着色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对处于同一松套管内的光纤加以区分,并不能对光纤提供额外的保护,现有技术中,对光纤的着色一般采用光整根光纤着色,这种着色方式对油墨的消耗比较大;或在光纤上喷上单色环,这种方式着色的光纤放在同一根松套管内可被区分的光纤数量有限,且喷涂油墨对油墨的浪费比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及色环光纤及采用该色环光纤的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盖、着色模具、传动部件和安装座,着色模具位于定位盖下方、安装座位于着色模具下方、传动部件套于着色模具外;所述定位盖由定位盖主体和固设于定位盖主体上的定位部件构成,定位部件内设有定位孔,定位部件周围的定位盖主体上还形成多个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设有螺钉;所述着色模具由着色模具主体、着色部件和弹簧构成,其中所述着色模具主体上形成一个活动腔,活动腔外边缘形成三个活动滑槽,每个活动滑槽对应的着色模具主体侧壁还形成一个活动孔,连通活动滑槽;所述着色模具主体上表面还形成多个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着色模具主体下方还设有着色模具底座,所述活动腔底部的着色模具主体上还形成上下穿透着色模具主体及着色模具底座的第一通孔;所述着色部件由着色部件主体和位于着色部件主体右侧的活动杆构成,所述着色部件主体内形成储油腔,储油腔上部设有顶盖,着色部件主体左侧壁呈弧形,着色部件主体左侧壁上还形成多个出油孔,着色部件主体左侧还设有着色刷头,所述着色刷头柔软且可吸附油墨;所述弹簧套于活动杆外,一端固定在活动滑槽侧壁,另一端固定在着色部件主体侧壁,活动杆穿过活动孔,所述着色模具底座外形成外螺纹;所述传动部件由从动齿轮和位于从动齿轮下方的传动部件底座构成,从动齿轮内部形成一个上下通透的齿轮内腔,所述齿轮内腔具有至少三个第一拐点和至少三个第二拐点,第一拐点距离齿轮内腔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拐点距离齿轮内腔中心的距离,相邻第一拐点内至少具有一个第二拐点,传动部件底座内部形成一个模具容腔,模具容腔底部的传动部件底座壁体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着色模具底座的外径且小于着色模具主体的外径;所述安装座由安装着主体构成,安装着主体上部向内形成安装座内腔,安装座内腔底部的安装座主体内还形成上下通透的第三通孔,安装座主体侧壁还形成一个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腔侧壁形成与着色模具底座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安装座顶部与着色模具底座底部形成空隙,宽度大于传动部件底座底部壁体厚度;当所有着色刷头的弧度之和为360°,且半径相同,所有活动杆顶端位于第二拐点时,多个着色刷头可形成封闭的圆环;当所有着色刷头的弧度之和小于360°,且半径相同,所有活动杆顶端位于第二拐点时,多个着色刷头可形成不封闭的圆环。
上述所述的一种色环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部件主体顶盖上设有补油管,补油管的顶端与补油孔相连,可不停机随时补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3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固型辐条帽及辐条组件
- 下一篇:具有除湿效果的陈列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