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12861.5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0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福;刘斌;陈明清;於锦锋;许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普特环保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59/185 | 分类号: | C07C59/185;C07C51/47;C07C51/4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乙酰 丙酸 无机酸 装置 | ||
1.一种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物分离系统、连续色谱分离系统以及分别用于浓缩乙酰丙酸液和无机酸液的第一反渗透膜系统和第二反渗透膜系统;所述悬浮物分离系统的透析液出口管道连通所述连续色谱分离系统的进液口,连续色谱分离系统上的乙酰丙酸出液口和无机酸出液口分别管道连通所述的第一反渗透膜系统和第二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液口;所述的第一反渗透膜系统和第二反渗透膜系统的透析液出口均管道连通所述连续色谱分离系统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物分离系统包括作为所述悬浮物分离系统的透析液出口的一级透析液罐以及依次管道连通的一级原料罐、一级阀门、一级输料泵和一级超滤膜组件;所述一级超滤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通过一级回料管连通所述一级原料罐,一级超滤膜组件的透析液出口管道连通所述一级透析液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回料管上设有一级换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超滤膜组件采用管式超滤膜,其分离孔径为0.1~0.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包括作为连续色谱分离系统的进水口的纯水罐和连续色谱分离装置;所述连续色谱分离装置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的若干树脂柱,在树脂柱内填充有阴离子交换树脂;所述连续色谱分离装置分成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组成如下:
二次分离区:包括若干依次串联连接的树脂柱,进料区的出液口和洗糖区的出液口均管道正向连通二次分离区的进液口,二次分离区的出液口分两路,一路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液口,另一路管道反向连通料顶水区的进液口;
进料区:包括若干依次串联连接的树脂柱,所述悬浮物分离系统的出液口经二级输料泵管道正向连通进料区的进液口;
洗糖区:包括若干依次串联连接的树脂柱;
洗酸区:包括若干依次串联连接的树脂柱,所述纯水罐中的出液口经纯水输料泵管道正向连通洗酸区的进液口,洗酸区的出液口分两路,一路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液口,另一路管道正向连通洗糖区的进液口;
料顶水区:包括若干依次串联连接的树脂柱,料顶水区的出液口管道连通纯水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第一乙酰丙酸液罐、第一阀门、第一输料泵和第一反渗透膜组件以及依次管道连接的第二乙酰丙酸液罐、第二阀门、第二输料泵和第二反渗透膜组件;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组件的透析液出口管道连通所述第二乙酰丙酸液罐,第一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经第一回料管连通所述第一乙酰丙酸液罐;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组件的透析液出口管道连通所述连续色谱分离系统的进水口,第二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经第二回料管连通所述第一乙酰丙酸液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组件采用耐压值为40~45bar的高压反渗透膜;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组件采用耐压值为15~20bar的高压反渗透膜;所述第一回料管上设有第一换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第一无机酸液罐、第三阀门、第三输料泵和第三反渗透膜组件以及依次管道连接的第二无机酸液罐、第四阀门、第四输料泵和第四反渗透膜组件;所述第三反渗透膜组件的透析液出口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无机酸液罐,第三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经第三回料管连通所述第一无机酸液罐;所述第四反渗透膜组件的透析液出口管道连通所述连续色谱分离系统的进水口,第四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经第四回料管连通所述第一无机酸液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离乙酰丙酸与无机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渗透膜组件采用耐压值为50~55bar的高压反渗透膜;所述第四反渗透膜组件采用耐压值为25~30bar的高压反渗透膜;所述第三回料管上设有第二换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普特环保技术(厦门)有限公司,未经赛普特环保技术(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28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的蓄热式电锅炉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人脸识别设备的电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