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鳍片模块及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12375.3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8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叶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龙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3 | 分类号: | F28D1/03;F28F3/02;F28F13/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舒剑晖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鳍片模块,包括底贴板以及配置于底贴板上的若干鳍片,所述底贴板用于与热源接触,相邻鳍片之间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鳍片的侧部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相邻鳍片之间的间隙当中。在相邻鳍片保持适宜间距的基础上,通过在鳍片的侧部增设位于相邻鳍片之间的间隙当中的凸起部,可以起到增大散热面积的作用,从而提高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上述的散热鳍片模块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鳍片模块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行移动设备、个人电脑、服务器、通信机箱或其他系统或装置都因运算效能提升,而其内部计算单元所产生的热量也随着提升,因此则相对的更加需要散热单元来辅助其散热,绝大多数业者选用散热器(由复数散热鳍片所组成)、热管、均温板等散热元件搭配风扇进行辅助散热,并当遇到需大面积进行散热时则选用散热装置(散热器)及散热风扇进行强制散热。
现有的散热器中的散热鳍片模块包括若干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鳍片,为避免热量堆积,相邻鳍片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小,另外,如相邻鳍片之间的间距过小,则会导致每一鳍片的用于与热源接触的底部面积过小,继而导致传热效果不好。在相邻鳍片之间的间距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散热鳍片模块的散热效果成为一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鳍片模块,其能够在相邻鳍片之间的间距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的前提下,增大散热面积,继而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散热鳍片模块,包括底贴板以及配置于底贴板上的若干鳍片,所述底贴板用于与热源接触,相邻鳍片之间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鳍片的侧部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相邻鳍片之间的间隙当中。
进一步地,相邻鳍片中的其中一鳍片上的凸起部与另一鳍片相隔。
进一步地,所述鳍片的其中一侧部设有所述凸起部,相邻鳍片中的凸起部错位布置,以使相邻鳍片中只有其中一鳍片的凸起部位于相邻鳍片的间隙当中。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凸起部之间相隔设置。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鳍片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鳍片包括侧板以及底板,所述底板配置于所述侧板的底部并相对所述侧板弯折,相邻鳍片的侧板之间相隔设置,若干鳍片中的底板拼合形成所述底贴板。
散热器,包括上述的散热鳍片模块。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相邻鳍片保持适宜间距的基础上,通过在鳍片的侧部增设位于相邻鳍片之间的间隙当中的凸起部,可以起到增大散热面积的作用,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在该散热鳍片模块配合散热风扇使用时,凸起部的设置可以对散热风扇的风起到扰流的作用,从而使风形成湍流,继而使风带走更多热量,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鳍片模块中的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鳍片模块;11、鳍片;111、侧板;1111、凸起部;11111、凹槽;11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龙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龙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2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