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穴位筋膜疗法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09696.8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0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谌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谌华盛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张小容 |
| 地址: | 413500 湖南省益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位 筋膜 疗法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穴位筋膜疗法工具,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一种四方形环状的穴位筋膜疗法工具,在环状的一个边部向外凸出设置两个第一凸柱,两个第一凸柱的间距为1.5cm~3cm,高度为1.5cm~3cm,该穴位筋膜疗法工具模仿医者用手推拿按摩的手法,使得该穴位筋膜疗法工具可以替代医者的手,在进行中医疗法的时候不易疲惫,同时由于该工具的两个第一凸柱的间距和高度是固定的,因此不同的医生使用的时候作用的位点相同,避免因人造成医治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穴位筋膜疗法工具。
背景技术
中医疗法被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疗效好,中医疗法包括推拿按摩、针灸疗法、脑针疗法、针刀松解等。推拿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由于传统的推拿疗法是医者的双手作用于患者,因此不同医者的手法可能会有不同,对穴位的寻找也会有不同,造成推拿疗法的效果不稳定,因人而异,并且用手推拿也会使医者容易疲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穴位筋膜疗法工具,旨在解决人手推拿易疲惫,并且疗效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穴位筋膜疗法工具,包括:
四方形环状本体,所述四方形环状本体具有一通孔,以及位于所述通孔外侧的第一边部;
两个第一凸柱,所述两个第一凸柱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边部,且所述两个第一凸柱朝向背向所述通孔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凸柱的间距为1.5cm~3cm,高度为1.5cm~3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凸柱沿所述第一边部长度延伸方向的宽度为1.5cm~3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凸柱之间的最小跨度为2cm~3cm;所述第二端与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凸柱之间的最小跨度为2cm~3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穴位筋膜疗法工具还包括第二边部,所述第二边部与所述第一边部相邻或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部凸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朝向背向所述通孔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凸柱的直径为1cm~1.5cm,高度为2cm~3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凸柱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的最小跨度分别为3cm~5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穴位筋膜疗法工具还包括第三边部,所述第三边部凸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三边部背向所述通孔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凸出部沿所述第三边部长度延伸方向的长度为5cm~7cm,高为2cm~3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边部连接所述第一边部和所述第二边部,所述第三边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五端的最小跨度为2cm~3cm,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六端的最小跨度为1.5cm~3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穴位筋膜疗法工具还包括第四边部,所述第四边部凸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凸出设置于所述第四边部背向所述通孔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第四边部长度延伸方向的长度为3cm~4cm,高度为2cm~3cm;
所述第四边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七端和第八端,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八端的最小跨度分别为3cm~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谌华盛,未经谌华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9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种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液分离式压滤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