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09687.9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廷理;陈亮亮;陆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60 | 分类号: | B66D1/60;B66D1/3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绞车 钢丝绳 防跑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包括底板、第一伸缩机构、连杆、移动装置、移动组件,所述底板位于绞车前的固定架上,所述底板的侧面具有立板,第一伸缩机构安装在立板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件、移动件,固定件固定在底板顶面,移动件与固定件连接,移动装置与固定件连接,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上具有用于钢丝绳穿过的贯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止钢丝绳在缠绕的过程中发生跑偏;此结构操作简单,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节约操作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安全性,减小了施工准备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绞车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
背景技术
JH系列绞车已经在煤矿井下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巷道地质构造复杂,拐弯多以及绞车在拉运期间绳道不正,因此在绞车拉运期间,容易出现钢丝绳跑偏现象。
目前,大多使用手拉葫芦将钢丝绳归位,但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职工劳动强度大,施工准备工作量大:需要1人配合绞车司机作业,频繁摘挂、操作手拉葫芦及滑子,职工劳动强度大;当操作手拉葫芦调整钢丝绳时,需要矿方提前在巷道底板上合适位置打、1根专用地锚,作为手拉葫芦生根点。
2、安全性差,安装时及拆除时,施工人员需站在在葫芦链条、连接锚链以及锚杆断裂可能断裂的崩弹方向。若发生连接工具意外断裂情况就容易出现人身伤害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威胁。
施工效率低,使用手拉葫芦调整钢丝绳,需要提前设置葫芦生根点,频繁摘挂手拉葫芦和滑子、操作手拉葫芦多个环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容易跑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包括底板、第一伸缩机构、连杆、移动装置、移动组件,所述底板位于绞车前的固定架上,所述底板的侧面具有立板,第一伸缩机构安装在立板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件、移动件,固定件固定在底板顶面,移动件能够往复运动的与固定件连接,移动装置与固定件连接,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上具有用于钢丝绳穿过的贯穿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该装置安装在绞车前的固定架上,并将钢丝绳穿过贯穿结构,通过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带动连杆,连杆带动移动装置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调整钢丝绳的位置,防止钢丝绳在缠绕的过程中发生跑偏;此结构操作简单,仅需绞车司机就可以调整钢丝绳的位置,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节约操作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操作的安全性;直接安装就位,不需要在巷道帮部打专用起吊锚杆,减小了施工准备工作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固定端与立板连接,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连杆通过销轴铰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固定端与固定件连接,第二气缸的伸缩端的端部具有贯穿结构,第二气缸的固定端与连杆通过销轴铰接。
优选的,所述贯穿结构为内部为圆形孔的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导绳轮,所述贯穿结构为U型结构,所述导绳轮能够转动的连接在U型结构的开口端。
优选的,所述导绳轮的轮身表面为凹型的弧形面。
导轮绳的弧形面与U型结构的圆形内表面构成大致的圆形,适应钢丝绳的外表面,降低钢丝绳与贯穿结构之间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9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