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压式种肥播施量三挡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9323.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武;徐常塑;唐汉;姜业明;王梓名;刘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F16H3/24;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 种肥 播施量三挡 调节 机构 | ||
1.一种按压式种肥播施量三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轴(2)的左、右端部上分别固装驱动链轮(1)和槽形驱动壳体(8),在所述槽形驱动壳体(8)腔内内侧壁面上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心地固装Ⅰ挡内齿圈(3)、Ⅱ挡内齿圈(6)和Ⅲ挡内齿圈(9),在所述Ⅱ挡内齿圈(6)的右侧外壁面上与其同轴心地固装随动壳体(10),在所述槽形驱动壳体(8)和随动壳体(10)内可轴向移动且与驱动轴(2)同轴心地插入安装旋转动力输出轴(17),在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轴(17)上、位于槽形驱动壳体(8)腔内部位处从左至右依次固装Ⅰ挡圆柱齿轮(4)、Ⅱ挡圆柱齿轮(5)和Ⅲ挡圆柱齿轮(7),所述Ⅰ挡圆柱齿轮(4)、Ⅱ挡圆柱齿轮(5)、Ⅲ挡圆柱齿轮(7)依次分别与Ⅰ挡内齿圈(3)、Ⅱ挡内齿圈(6)、Ⅲ挡内齿圈(9)相互啮合或脱离啮合,Ⅲ挡内齿圈(9)与Ⅲ挡圆柱齿轮(7)的传动比大于Ⅱ挡内齿圈(6)与Ⅱ挡圆柱齿轮(5)的传动比,Ⅱ挡内齿圈(6)与Ⅱ挡圆柱齿轮(5)的传动比大于Ⅰ挡内齿圈(3)与Ⅰ挡圆柱齿轮(4)的传动比;在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轴(17)上、位于随动壳体(10)腔内部位处固装挡位调控板(11),在所述挡位调控板(1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锯齿状Ⅱ挡调节凸台(11—1)、锯齿状Ⅲ挡调节凸台(11—2)和锯齿状挡位调节辅助凸台(11—3),在所述锯齿状Ⅱ挡调节凸台(11—1)和锯齿状Ⅲ挡调节凸台(11—2)的左侧下部上分别开设Ⅱ挡锁定卡槽(11—4)和Ⅲ挡锁定卡槽(11—5);在所述随动壳体(10)上端壁上从左至右依次立向可移动地插配安装Ⅱ挡按压杆(12)、Ⅲ挡按压杆(13)和辅助按压杆(14),Ⅱ挡立向锁定压力弹簧(12—1)、Ⅲ挡立向锁定压力弹簧(13—1)和辅助压力弹簧(14—1)依次分别套装在Ⅱ挡按压杆(12)、Ⅲ挡按压杆(13)和辅助按压杆(14)上,在所述Ⅱ挡按压杆(12)、Ⅲ挡按压杆(13)和辅助按压杆(14)的下端部上依次分别固装Ⅱ挡锁定卡块(12—2)、Ⅲ挡锁定卡块(13—2)和驱动块(14—2),所述Ⅱ挡锁定卡块(12—2)与锯齿状Ⅱ挡调节凸台(11—1)和Ⅱ挡锁定卡槽(11—4)相配合,所述Ⅲ挡锁定卡块(13—2)与锯齿状Ⅲ挡调节凸台(11—2)和Ⅲ挡锁定卡槽(11—5)相配合,驱动块(14—2)与锯齿状挡位调节辅助凸台(11—3)相配合;在所述驱动壳体(8)右端壁上可轴向移动地卧向插装回位与解锁拉杆(16),所述回位与解锁拉杆(16)的里端与挡位调控板(11)固接,轴向锁定与回位压力弹簧(15)套装在回位与解锁拉杆(16)上,所述轴向锁定与回位压力弹簧(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挡位调控板(11)和随动壳体(10)接触配合;在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轴(17)右端部上套装动力输出连接套(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93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花样机循环生产线
- 下一篇:多曲面合金板及防弹插片和防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