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FFR数据存取功能的储能逆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08171.2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1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郑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张悦 |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ffr 数据 存取 功能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FFR数据存取功能的储能逆变器,其包括数据处理器和频率响应采集模块,所述频率响应采集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数据存储器、时钟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数据存储器、时钟模块和通讯模块均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频率响应采集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接收数据;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数据再通过频率响应采集模块将与数据对应的时间戳同时存入数据存储器中。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时间戳方便查询历史响应记录,从而便于对储能逆变器进行考核、或者性能测试和追踪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FFR数据存取功能的储能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化石类能源的极少,各国开始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无不受到了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导致风能和太阳能具有很强的间歇性,为了最大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储能成为了一种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目前虽然各种储能技术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储能预计也会成为解决能源产生与负荷间冲突的有效措施。
现有的储能技术方案中,包含两个比较关键的部分:储能电池部分和储能逆变器部分。电池的功能就是把能量存储起来,逆变器是用来连接电池和电网之间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实现电流、电压和功率的调节设备。
如图1所示,储能逆变器的频率响应表现在当电网频率高时,逆变器吸收电网的功率,当电网频率低时,向电网释放功率,以辅助电网稳定。
(如果频率触发低于或超过保护点,混合逆变器将关闭;
作为混合逆变器的本地模式;
4个频率设定点说明:
A点:FFR接入电网端点(最大接入功率)
B点:FFR馈入网格触发点
C点:电网触发点的FFR消耗
D点:电网终点的FFR消耗(最大消耗功率)
3个频率区域描述:
进线区:向电网输送正功率,以满足FFR低频响应。如果太阳能足够家庭负荷,给电池充电并上网,剩余的太阳能可以注入电网。
自用区:频率在正常范围内,混合逆变器EMS采用自用调度方式,并消耗电网能量。
用电面积:向电网送负电,即吸收电网电能满足FFR高频响应。如果太阳能足够家用,充电电池。优先给电池充电,然后减少太阳能发电量以满足用户用电需求。
平时需要对储能逆变器进行考核,但是无法收集相关的数据,就无法对储能系统进行正确的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FFR数据存取功能的储能逆变器,其具有方便查询历史响应记录,便于准确评价储能逆变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含有FFR数据存取功能的储能逆变器,包括数据处理器和频率响应采集模块,所述频率响应采集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数据存储器、时钟模块和通讯模块,
所述数据存储器、时钟模块和通讯模块均与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频率响应采集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接收数据;
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数据再通过频率响应采集模块将与数据对应的时间戳同时存入数据存储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8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套线用压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处理酸性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