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层气井不停产稳压抽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7937.5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3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勃;于雷;张江华;王理国;史鸣剑;曹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1/08;E21B21/10;E21B3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气井 停产 稳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气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不停产稳压洗井系统。一种煤层气井不停产稳压抽洗系统,包括:柱塞泵、油管、抽采泵;油管及抽采泵下入井筒内,油管通过底部吸入口与油套环空连通;油管位于井上部分设有三通结构;抽洗液经柱塞泵加压后,通过安全阀注入油套环空内,在抽采泵一定的工作制度下,抽洗液通过吸入口进入油管内,对抽采泵及油管内的煤粉和泥砂进行冲洗,并通过三通结构的第二接口排出至地面。柱塞泵具有增压作用,将地面的抽洗液不断注入油套环空,通过提高抽洗液的流量、增加抽洗液的流速,达到冲洗抽采泵及油管内的固相物、避免卡泵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特殊的井内管柱配合,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气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不停产稳压抽洗系统。
背景技术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层在钻具研磨、压裂液冲洗及压裂支撑剂打磨等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煤粉,这些煤粉在后续排采中会随着水和气的产出而被携带到井筒,最后进入泵筒和油管中,当煤粉达到一定量时,导致卡泵而停产。
ZL201210026646.8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排液井不停抽洗井方法。该方法在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管柱下入井下套管内,在油管内下入排水管柱。向套管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泵入洗井水,洗井水冲洗粘敷的煤粉并携带煤粉继续上行,到达地面排水管线中。该方案中所使用的洗井管柱比较复杂,洗井管柱结构复杂易造成井下的安全事故频发,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并且如果煤层气井出现卡泵的现象,煤层气抽采设备就已经处于停机状态,该方法不能解决在停机状态下的卡泵问题。常规的解决煤层气井卡泵问题,一般通过上提管柱进行检泵,需要调集专业的修井队伍进行现场修井作业,作业前需对煤层气井进行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缓慢放压,不仅会使煤层气储层的裂隙出现不同程度的闭合从而影响煤储层的渗透率进而煤层气井的产能,而且由于放压造成的不连续排采使煤层气井产能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煤粉较大的煤层气井,提供一种煤层气井不停产稳压抽洗系统及方法,起到清洗管式泵内煤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层气井不停产稳压抽洗系统,它包括:柱塞泵、油管以及抽采泵。
油管及抽采泵下入井筒内,油管与井筒内的套管之间形成油套环空,油管通过底部吸入口与油套环空连通;油管位于井上部分设有三通结构;三通结构的第一接口与油管连接;井上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结构的第三接口连接油管内的抽采泵。
抽洗液经柱塞泵加压后,通过安全阀注入油套环空内,在抽采泵一定的工作制度下,抽洗液通过吸入口进入油管内,对抽采泵及油管内的煤粉和泥砂进行冲洗,并通过三通结构的第二接口排出至地面。
在上述方案的技术上,进一步的,抽洗系统还包括:用于存放抽洗液的蓄水池;蓄水池通过进水管线接入柱塞泵的入口,在进水管线上设有过滤器。
在上述方案的技术上,进一步的,柱塞泵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流量计以及第一压力表,柱塞泵的出口通过抽洗管线与安全阀连通。第一流量计以及第一压力表用于显示柱塞泵的出口出抽洗液的压力及流量。
在上述方案的技术上,进一步的,在柱塞泵的出口处还设有节流管线,节流管线的一端通过分水阀与抽洗管线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柱塞泵入口与过滤器之间的进水管线上。分水阀用于对柱塞泵出口处的抽洗液进行分流,当柱塞泵出口处的抽洗液的流量大于洗井实际所需的流量时,通过调节分水阀的开度将一部分抽洗液通过节流管线再次引流至柱塞泵的入口处,循环再利用。
在上述方案的技术上,进一步的,在抽洗管线与安全阀之间设有第二流量计、第二压力表以及止回阀。第二流量计与第二压力表分别用于显示抽洗管线内抽洗液的流量、压力,止回阀用于防止抽洗液逆流。
在上述方案的技术上,进一步的,蓄水池内设有水位计。当显示水位过低时,应及时对蓄水池进行抽洗液的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未经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7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物残渣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面板压凸类薄膜按键手感弹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