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力工程用电缆截断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07616.5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秦桂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兴业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赵爱蓉 |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镇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力工程 用电 截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力工程用电缆截断设备,包括电缆截断台,所述电缆截断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立架,两个立架的顶部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提手,所述横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箱,且固定箱位于两个立架之间,固定箱内固定安装有旋转步进电机,所述旋转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杆。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力工程用电缆截断设备,通过机械化操作,可以方便快速的对电缆进行截断作业,避免了传统作业中采用手动操作的麻烦,省时省力,减小了劳力消耗,提高了截断的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人们操作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力工程用电缆截断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其分类较多,例如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然而,传统的对于电缆的截断通常利用剪钳经过手动来截断,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较大,加剧了人们的工作负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不便,难以满足使用需要,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力工程用电缆截断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电力工程用电缆截断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电力工程用电缆截断设备,包括电缆截断台,所述电缆截断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立架,两个立架的顶部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提手,所述横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箱,且固定箱位于两个立架之间,固定箱内固定安装有旋转步进电机,所述旋转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杆,所述固定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设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竖向导轨,且两个竖向导轨之间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滑动板,所述转动连杆远离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动板的板面上,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端滑动贯穿至固定箱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电缆截断刀。
优选的,所述电缆截断台的顶部设置有条形截断槽,且条形截断槽与电缆截断刀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活动孔,且升降杆滑动贯穿于活动孔。
优选的,所述竖向导轨的横截面为T形结构,滑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U型滑块,U型滑块上设有U型滑槽,且U型滑块通过U型滑槽滑动安装于竖向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支座,且旋转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支座上。
优选的,所述提手整体呈拱形结构,且提手的把手部位固定设置有防滑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步进电机旋转工作,带动旋转杆旋转,旋转杆旋转时带动转动连杆运动,而旋转杆、转动连杆以及滑动板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以转动连杆的运动轨迹整体为上下往复运动,转动连杆上下运动时又使得滑动板上下往复运动,当滑动板向下运动时,进而带动升降杆以及电缆截断刀向下作截断切割动作,从而能够对电缆进行截断,往复操作,即可连续对电缆进行截断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力工程用电缆截断设备,通过机械化操作,可以方便快速的对电缆进行截断作业,避免了传统作业中采用手动操作的麻烦,省时省力,减小了劳力消耗,提高了截断的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人们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兴业电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兴业电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7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