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5978.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0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科达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42 | 分类号: | G01F1/42;G01F1/36;G01F15/12;G01F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陶小丽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节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包括环形孔板本体,所述环形孔板本体由测量管和过滤管构成,所述测量管呈中空圆柱状,且所述测量管用于测量介质,所述测量管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测量管的内部通过支撑杆设置有孔板,所述测量管的两端部处对称设置有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所述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均呈中空圆环状,所述过滤管呈中空圆柱状,所述过滤管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测量管、过滤管通过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管、第三法兰以及第四法兰,从而保障了环形孔板节流的进行,且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进而方便了使用者拆卸该装置,对其进行清洗或更换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孔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
背景技术
计量领域中,流体流量的检测是各行各业加强能源管理、进行财务结算、经济核算、效益分析评价以支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监控生产过程,使其优质、高效、安全、平稳运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推出,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成为企业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这就促使企业对能源管理进行有效地量化管理,建立有效地能源运营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长效机制。气体能源是钢铁企业广泛使用的能源,但对气体能源流量的测量却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是煤气,其测量难度更大。钢铁生产的燃料消费成本占总成本的41%,投入的一次能源约有40%转变成为工艺副产煤气,对副产煤气的充分、合理利用成为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所在。对它的流量测量也就显得支关重要。
环形孔板节流装置采用差压原理进行测量。节流元件置于工艺管道内,管道内流体在通过该节流件时,在节流件前后将产生一定的压力差。测量介质中的粉尘、颗粒等杂质会粘附在节流元件和测量管内壁上,久之,会造成测压孔堵塞、节流件变形,严重的甚支造成流体不能在管道流通的恶劣情况,因此需要定期及时对节流装置进行排污清理,但是现有的节流装置方便对孔板进行清洗或更换,从而影响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包括环形孔板本体,所述环形孔板本体由测量管和过滤管构成,所述测量管呈中空圆柱状,且所述测量管用于测量介质,所述测量管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测量管的内部通过支撑杆设置有孔板,所述测量管的两端部处对称设置有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所述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均呈中空圆环状,所述过滤管呈中空圆柱状,所述过滤管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测量管、过滤管通过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量管由引压管、测流管以及侧压管构成,所述引压管与测流管的连接处通过第三法兰连接,且所述第三法兰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法兰密封垫,所述测流管与测压管通过第四法兰连接,且所述第四法兰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法兰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均压环由内环和外环构成,所述第一均匀环的内环上开设有若干个引压孔,所述引压孔的外部设置有引压支管,所述第一均压环的外环上开设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与引压支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污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盖。
优选的,所述第二均压环有内环和外环构成,所述第二均压环的内环、外环上开设有测压孔,所述测压孔之间通过测压支管连接,且所述测压支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测压支管的外部设置保护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管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排污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科达仪表有限公司,未经盐城科达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5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