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排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5430.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敏华;高洪培;袁野;王海涛;时正海;孙献斌;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30 | 分类号: | F23G5/30;F23G5/4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排型 循环 流化床 垃圾 焚烧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炉排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属于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领域。锅炉前料仓与进料装置连接,进料装置与给料炉排连接,给料炉排末端与锅炉进料口连接;输送炉排的一端设在锅炉进料口下方,另一端与排渣管连接;输送炉排上设有流化布风装置,流化布风装置与一次风系统连接;炉膛与二次风管连接;炉膛上方与水平烟道连接,水平烟道与返料系统的入口连接,返料系统的返料出口通过返料立管与锅炉的返料口连接,返料系统的烟气出口连接至尾部烟道。提高了给料和排渣的稳定性,从而使燃烧均匀、稳定,减少了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锅炉的效率,避免了停炉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排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
背景技术
2010年以来,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上升,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侵占土地、污染大气、土壤及水体,且所造成的危害难以恢复。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技术水平低、生活垃圾处理需要大量资金、环境污染严重等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生活环境,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目前我国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方面基本采取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与填埋和堆肥相比,焚烧法具有减容、减重,可就地处理,处理速度快,热能回收,无害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各个国家已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开发新能源和生活垃圾处置的一项重要途径。
目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主要分为移动炉排焚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技术和回转窑焚烧技术三类。回转炉设备的封闭性要求高,成本高,价格昂贵,其主要应用在焚烧医疗生活垃圾或者焚烧危险废弃物。炉排炉的最大优势在于运行稳定、可靠、飞灰量少,绝大部分固体生活垃圾不需要任何预处理可直接进炉燃烧。但是,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炉排及上部炉膛温度的分布和燃烧不稳定、不均匀,燃尽率低,NOx等污染物原始排放浓度过高;尾部烟气环保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
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锅炉燃料种类适应性强,密相区拥有大量高温物料所以燃烧效率高。同时,由于采用低温和分级燃烧方式,NOx生成量较少。在环保方面,采用高效炉内SNCR脱硝、炉内干法脱硫及脱酸工艺,系统简单可靠。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厂常规污染物指标进一步提高要求,与炉排炉相比较,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锅炉在NOx、SO2及HCl等污染物脱除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上将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目前现有的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锅炉普遍存在给料和燃烧不稳定、飞灰量大、维修频率高等问题。如何能够解决流化床生活垃圾锅炉稳定给料排渣的问题,并进一步发挥其燃烧效率和环保方面的优势,则成为了下一阶段的研发重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排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提高了给料和排渣的稳定性,从而使燃烧均匀、稳定,减少了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避免了停炉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排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包括锅炉前料仓、进料装置、给料炉排、一次风系统、输送炉排、排渣管、炉膛、二次风管、水平烟道、返料系统和返料立管;
锅炉前料仓与进料装置连接,进料装置与给料炉排连接,给料炉排末端与锅炉进料口连接;输送炉排的一端设在锅炉进料口下方,另一端与排渣管连接;输送炉排上设有流化布风装置,流化布风装置与一次风系统连接;炉膛与二次风管连接;炉膛上方与水平烟道连接,水平烟道与返料系统的入口连接,返料系统的返料出口通过返料立管与锅炉的返料口连接,返料系统的烟气出口连接至尾部烟道。
优选地,给料炉排设在封闭空间内,给料炉排的进口处连接有给料密封风管。
优选地,进料装置为水平往复式推板机,给料炉排为倾斜式往复炉排。
优选地,锅炉进料口包括重物料进料口和轻物料进料口,轻物料进料口的高度>重物料进料口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5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职业教育中思维导图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稻虾综合种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