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4854.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0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步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勇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04;B21D28/02;B21D43/0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切边 装置 复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包括旋切模具主体,所述旋切模具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且支撑台中间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插入底座中间的圆孔内,且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圆孔的底边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定位杆的中间为空心结构,且定位杆上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分别设置有滑轮,滑轮的一侧连接有支撑臂杆的一端。该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采用滑轮、支撑臂杆、弹簧片、竖杆和定位杆相配合的结构设计,既能够在旋切模具主体下压时将工件稳定顶住,又能够在旋切完成后,让工件能够滑动取出,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五金冲压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产品的质量及尺寸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些产品的传统加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其中五金拉伸产品尤为突出,拉伸件在拉伸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厚度不均匀以及定位不准或拉深模间隙不均匀等原因,将使拉出的工件顶端不整齐。对于端部要求平齐、美观的零件就需要补充切边工序。以前,简单的切边加工方法达不到公差要求,工作效率低。而用加工精度较高的旋切模具可达到应有的效果。
旋切加工时工件需要在定位杆上进行暂时固定,加工完成后,将工件顶出复位再从定位杆上取下,此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工件卡住的情况,取下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包括旋切模具主体,所述旋切模具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且支撑台中间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插入底座中间的圆孔内,且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圆孔的底边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定位杆的中间为空心结构,且定位杆上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分别设置有滑轮,滑轮的一侧连接有支撑臂杆的一端,支撑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杆内腔的顶边,且支撑臂杆之间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定位杆的内腔中穿设有竖杆,竖杆的顶部两侧为倾斜结构,且竖杆的下端穿出定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弹簧片为倒“V”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簧片与支撑臂杆之间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关于支撑台的底部四角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竖杆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竖杆外,且第二弹簧与竖杆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采用滑轮、支撑臂杆、弹簧片、竖杆和定位杆相配合的结构设计,既能够在旋切模具主体下压时将工件稳定顶住,又能够在旋切完成后,让工件能够滑动取出,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滑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切边的旋切装置的复位机构定位杆侧视图。
图中:1、旋切模具主体,2、支撑台,3、第一弹簧,4、底座,5、弹簧片,6、支撑臂杆,7、滑轮,8、定位杆,9、竖杆,1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勇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勇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4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蓝牙红外测温仪
- 下一篇:一种滴管自动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