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换热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04115.1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8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武磊;徐驰;刘英杰;贾萌;郑东文;周晶;宋金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换热站 | ||
1.一种装配式换热站,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式换热站包括换热控制单元、水质保证单元、分配平衡单元;
所述换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模块化箱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模块化箱体内的换热控制组件;
所述水质保证单元包括第二模块化箱体以及设置在第二模块化箱体内的水质保证组件;
所述分配平衡单元包括第三模块化箱体以及设置在第三模块化箱体内的分配平衡组件;
所述分配平衡组件的进水端、水质保证组件以及换热控制组件的出水端依次顺序连通,形成进水通道;
所述分配平衡组件的出水端、水质保证组件以及换热控制组件的进水端依次顺序连通,形成出水通道;
所述水质保证组件的第二出水端和分配平衡组件的第二进水端相连、水质保证组件的第二进水端和分配平衡组件的第二出水端相连,形成补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控制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高温侧进水端、高温侧出水端、低温侧进水端以及低温侧出水端,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低温侧进水端与循环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低温侧出水端与分水器的进水端相连接;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高温侧进水端与市政供热一次网的出水端相连接;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高温侧出水端与市政供热一次网的进水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保证组件包括软水器、除污过滤器、软水箱,其中,
所述软水箱的进水端与软水器的出水端相连接;
所述软水箱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
所述软水器的进水端与自来水管网的出水端相连接;
所述除污过滤器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
所述除污过滤器的进水端与集水器的出水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平衡组件包括定压补水装置、分水器、集水器,其中,
所述分水器与集水器相连接,所述分水器与集水器的连接处设有压差旁通阀;
所述分水器的出水端与区域供热二次网的进水端相连接;
所述集水器的进水端与区域供热二次网的出水端相连接;
所述定压补水装置的进水端与软水箱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定压补水装置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箱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化箱体、第二模块化箱体以及第三模块化箱体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模块化箱体为长方形箱体,所述第一模块化箱体包括若干第一型钢框架、第一底板、第一围护组件、第一保温隔热层、第一吸声层、第一隔振支座,其中,
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一型钢框架,所述第一型钢框架上焊接第一围护组件;
所述第一围护组件围成第一模块化箱体的侧壁,与第一模块化箱体的内部腔体同侧的第一围护组件的表面上,从外到内依次铺设第一保温隔热层和第一吸声层;
所述第二模块化箱体为长方形箱体,所述第二模块化箱体包括若干第二型钢框架、第二底板、第二围护组件、第二保温隔热层、第二吸声层、第二隔振支座,其中,
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二型钢框架,所述第二型钢框架上焊接第二围护组件;
所述第二围护组件围成第二模块化箱体的侧壁,与第二模块化箱体的内部腔体同侧的第二围护组件的表面上,从外到内依次铺设第二保温隔热层和第二吸声层;
所述第三模块化箱体为长方形箱体,所述第三模块化箱体包括若干第三型钢框架、第三底板、第三围护组件、第三保温隔热层、第三吸声层、第三隔振支座,其中,
所述第三底板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三型钢框架,所述第三型钢框架上焊接第三围护组件;
所述第三围护组件围成第三模块化箱体的侧壁,与第三模块化箱体的内部腔体同侧的第三围护组件的表面上,从外到内依次铺设第三保温隔热层和第三吸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41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壁多梯度粒径基材的SCR蜂窝催化剂
- 下一篇:一种入耳式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