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吊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03308.5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吊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吊篮,其包括顶部框架、悬空框架和平台,顶部框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桥梁的顶部,悬空框架位于桥梁的侧方,其顶端连接于顶部框架,平台包括底板和铺设于底板上的防滑层,底板连接于悬空框架的底端,并位于桥梁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移动吊篮,能够减小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还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吊篮。
背景技术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工具,对外墙施工、建筑高空运输、桥面施工等高空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桥梁翼缘板底部修饰抹面需要搭设脚手架或者利用起吊设备起吊吊篮来搭设施工平台,搭设脚手架的施工复杂且施工周期长,采用起吊吊篮的方式虽比较简单,但局限性较大,首先对于吊篮中人员的保护不够,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方便混凝土的运输以及吊篮的移动。
因此,亟需一种可移动吊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移动吊篮,能够减小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还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吊篮,包括:
顶部框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桥梁的顶部;
悬空框架,位于所述桥梁的侧方,其顶端连接于所述顶部框架;
平台,包括底板和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防滑层,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悬空框架的底端,并位于所述桥梁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框架包括架体和多个滚轮,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底部,并滑动设置于所述桥梁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悬空框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竖杆和多个横杆,所述竖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板,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竖杆,多个所述横杆沿着所述竖杆的延伸方向相互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同时连接于多个所述横杆。
作为优选,所述悬空框架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包括两个立杆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杆之间的多个踏杆,所述立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板。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还包括护栏框,所述护栏框围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
作为优选,所述护栏框包括多个立柱和多个栏杆,多个所述立柱相互间隔并竖向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栏杆横向连接于所述立柱。
作为优选,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能够衬垫于所述架体和所述桥梁的顶部之间,以固定所述架体。
作为优选,还包括多个固定钢筋,所述固定钢筋预埋于所述桥梁的顶部,能够弯折绕过所述架体以固定所述架体。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层由竹胶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吊篮,顶部框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桥梁的顶部,能够带动平台移动以完成桥梁底部不同位置的抹面工作,相较于搭设脚手架能够减小施工周期,悬空框架连接于顶部框架和平台之间,将平台吊设于桥梁的下方,使得施工人员站立在平台上能够对桥梁底部进行抹面,相较于利用起吊设备起吊吊篮施工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平台的防滑层能够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滑倒,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移动吊篮,能够减小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还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吊篮工作时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03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