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泵和具有该水泵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94994.4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3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中森;付威;葛笑;孙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15/00;F04D29/00;F04D29/40;F04D29/60;H02K5/04;H02K5/02;H02K1/12;H02K3/34;H02K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泵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泵和具有该水泵的车辆,所述水泵包括壳体、定子组件、控制板、包塑体和多个插针,所述壳体包括机壳和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机壳的轴向上的一端,所述机壳包括底壁,所述定子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板设在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插针间隔布置,所述插针沿所述机壳的轴向延伸且从定子组件内伸入端盖内,所述插针的一端与定子组件相连,所述插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壁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所述包塑体包覆在所述插针的一部分的外周,所述包塑体与所述底壁的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侧面相连,且所述包塑体与所述控制板在所述机壳的轴向上间隔开。本实用新型的水泵中的插针不易变形甚至损坏,降低了质量事故发生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泵和具有该水泵的车辆。
背景技术
插针是连接水泵绕线和控制器的重要部件,起传导电流的作用。由于插针的长度远大于厚度,呈细长形,在加工、转运、装配时容易发生变形,变形后会造成定位不准而损坏插针或其它零部件,从而容易引起严重质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泵,该水泵中的插针不易变形甚至损坏,降低了质量事故发生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机壳和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机壳的轴向上的一端,所述机壳包括底壁;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在所述壳体内,多个插针,多个所述插针间隔布置,所述插针沿所述机壳的轴向延伸且从所述定子组件内伸入所述端盖内,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定子组件相连,所述插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壁与所述控制板相连;包塑体,所述包塑体包覆在所述插针的一部分的外周,所述包塑体与所述底壁的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侧面相连,且所述包塑体与所述控制板在所述机壳的轴向上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泵,通过将包塑体设在插针的外周,且包塑体与底壁的上表面相连,从而可以对插针进行固定,以减少插针在加工、转运、装配过程中变形或损坏的概率。包塑体与控制板在机壳的轴向上间隔开。可以避免包塑体与控制板形成干涉,且方便操作人员将插针焊接到控制板上,提高产品的焊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和所述包塑体一体注塑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塑体内具有通孔,所述插针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的内壁面与所述包塑体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毫米小于等于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塑体在所述机壳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1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塑体的邻近所述控制板的端面与所述控制板的邻近所述包塑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塑体的邻近所述控制板的端面与所述控制板的邻近所述包塑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邻近所述底壁的端面与所述底壁的邻近所述控制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插针的另一端通过焊锡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所述焊锡凸出所述控制板的邻近所述底壁的端面的距离为B,所述插针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底壁的邻近所述控制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包塑体在所述机壳的轴向上的尺寸为h,且满足:其中W为所述插针的另一端的端部挠度,P为所述插针的另一端的端部所受载荷,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针包括沿其延伸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定子组件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所述包塑体包覆在所述第一段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4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特种作业的超长镜头
- 下一篇:电子水泵和具有该电子水泵的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