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4414.1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6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全;廖釜若;王发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盘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6 | 分类号: | E02D15/06;E02D15/0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混凝土 灌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系统,包括导管本体,还包括信号处理终端、显示报警终端、附加导管和不少于三个超声波探测器,所述附加导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管本体的端部,所述附加导管的轴线和所述导管本体的轴线共线,所述超声波探测器均匀分布在所述附加导管一端的周向上,所述超声波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终端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报警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混凝土灌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下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还多数处于凭结绳计尺(已知桩长减混凝土高度)、体积推算(已浇注混凝土占桩的体积)等经验来判定正在灌注的混凝土是否一直处于连续灌注状态,得出混凝土灌注时其浇注筒(导管)端部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从而推算出实时需提升导管的长度,存在以下缺陷:
1、导管端部容易脱离混凝土造成断桩事故;
2、受操作人员经验的影响较大;
3、灌注的质量不可控,质量的控制处于一种离散度较大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系统,具有不受工作人员经验的影响、质量可控和不易造成断桩事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系统,包括导管本体,还包括信号处理终端、显示报警终端、附加导管和不少于三个超声波探测器,所述附加导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管本体的端部,所述附加导管的轴线和所述导管本体的轴线共线,所述超声波探测器均匀分布在所述附加导管一端的周向上,所述超声波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终端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报警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导管本体的端部设置超声波探测器,当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大于1000mm 时,超声波开始工作,通过显示终端显示器上曲线的变化来控制提升导管,从而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直处于大于或等于1000mm,将不可见的导管本体在混凝土内的长度可视化,避免了以经验化的方式施工,进而避免造成断桩事故和使质量可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数量为四个。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附加导管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端部的一端上设有多个环形的小凹槽,所述小凹槽上设有抱箍。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超声波探测器的外侧设有微型镂空金属网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导管本体的端部设置超声波探测器,当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大于 1000mm时,超声波开始工作,通过显示终端显示器上曲线的变化来控制提升导管,从而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直处于大于或等于1000mm,将不可见的导管本体在混凝土内的长度可视化,避免了以经验化的方式施工,进而避免造成断桩事故和使质量可控;
2、由于导管本体的生产是由专业生产厂家根据使用工况已成批地生产成型,附加导管可以减少对导管本体的改动;
3、每个超声波探测器的探测角度约为120°,四个超声波探测器可以实现无死角覆盖;
4、微型镂空金属网罩可以保护超声波探测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显示报警终端上声波曲线的变化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盘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盘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4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离合结构的后装智能开关
- 下一篇:一种检测冰块储存量的制冰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