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3999.5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4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栩聪;杨川;余明锐;徐代平;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阴知见 |
地址: | 40008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灰填埋场 渗滤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依次包括管道连接的调节池和篮式过滤器;纳滤系统依次包括与篮式过滤器管道连通的中间水罐以及与中间水罐管道连通的阻垢剂添加单元和膜处理单元,中间水罐上设置有与膜处理单元连通的出水管道和带调节阀且与出水管道连通的循环搅拌管道,出水管道上安装有中间水罐循环搅拌和出水两工序共用的离心泵,膜处理单元依次包括将渗滤液二次过滤的芯滤单元、将二次过滤后渗滤液暂存的缓冲罐单元、高压泵和若干膜柱,膜柱内安装有网管式纳滤膜,解决飞灰填埋场渗滤液高盐、高硬度特性导致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存在脱盐处理运行成本高、反渗透运行压力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效率高、成本低、运行稳定的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是当前垃圾围城问题的最优解。飞灰作为垃圾焚烧的副产物,具有极大的环境危害特性。固化填埋是普遍采用的飞灰处置方式之一。然而,飞灰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同样可能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妥善的处理。
飞灰填埋场渗滤液有别于一般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其有机物含量少,重金属和TDS浓度高。此外,通常情况下飞灰填埋场渗滤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垃圾焚烧固化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工程学报,2018,12(10):2717-2724.)
目前,针对飞灰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通常先经电渗析或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后,使用反渗透膜进行处理。例如一种焚烧发电后飞灰固化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设备(CN207210144U)中公开的处理技术。然而,飞灰填埋场渗滤液高盐、高硬度的特性导致实际应用中存在脱盐处理运行成本高、反渗透运行压力高等问题。反观当前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出水水质标准,虽对重金属和有机物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但对于盐度却没有详细的要求。因此,飞灰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可能通过降低脱盐要求以降低运行难度和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飞灰填埋场渗滤液高盐、高硬度特性导致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存在脱盐处理运行成本高、反渗透运行压力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配合使用的预处理系统和纳滤系统;预处理系统依次包括管道连接的调节池和用于去除渗滤液中悬浮物的篮式过滤器;纳滤系统依次包括与篮式过滤器管道连通的中间水罐以及与中间水罐管道连通的阻垢剂添加单元和膜处理单元,中间水罐上设置有与膜处理单元连通的出水管道和带调节阀且与出水管道连通的循环搅拌管道,出水管道上安装有中间水罐循环搅拌和出水两工序共用的离心泵,膜处理单元依次包括将渗滤液二次过滤的芯滤单元、将二次过滤后渗滤液暂存的缓冲罐单元、高压泵和若干膜柱,膜柱内安装有网管式纳滤膜。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预处理系统中的篮式过滤器用于去除渗滤液中悬浮物。纳滤系统中阻垢剂添加单元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以有效防止中间水罐结垢,减少渗滤液软化操作。膜处理单元中的芯滤单元用于将渗滤液进行二次过滤,缓冲罐单元用于暂存渗滤液,高压泵用于将缓冲罐单元内的二次渗滤液加压泵入膜柱。膜柱内的网管式纳滤膜具有选择性截留性质,允许单价盐透过,具有中等透盐率。且由于单价离子可透过膜,相较于反渗透处理方法,其渗透压大大降低,利用纳滤膜运行单价盐透过膜的特性,降低了渗滤液处理的除盐要求和操作压力。
进一步,膜处理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渗滤液在膜柱内循环的在线泵单元以及控制高压泵、在线泵单元开启的控制柜单元,膜处理单元中各管路上控制阀也通过控制柜单元控制。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柜单元控制整个膜处理单元中各管路上控制阀,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还包括压缩空气系统,膜处理单元中各气动阀门启闭所需压缩空气均由压缩空气系统提供。
进一步,阻垢剂添加单元与中间水罐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计量泵。有益效果:阻垢剂添加单元利用计量泵定量将阻垢剂投加到中间水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3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微孔泡棉的生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