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杆精炼剂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88175.9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田;肖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立格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6 | 分类号: | C22C1/06;C22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炼 添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铝杆精炼剂添加装置,包括熔炼容器、支撑杆、导气管、调节计量泵、固定板、圆形齿条、混合杆和滑套,所述的滑套内部固定连接丝轴杆,所述的丝轴杆一侧转动连接电机,所述的滑套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内置导气管,所述的支撑杆上部表面转动连接固定板,所述的支撑杆底部表面伸入熔炼容器内、并对称固定连接至少四个输气管,所述的输气管表面开设若干个输气口,所述的固定板上部表面卡扣连接圆形齿条,所述的支撑杆位于固定板上部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两个齿条电机,所述的两个齿条电机对应啮合连接在圆形齿条两端表面上,所述的固定板底部对称固定连接伸缩杆顶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炼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杆精炼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的精炼过程中,氢是唯一能大量溶解于铝或铝合金中的气体,是导致铝合金形成气孔的主要原因,是铝合金中最有害的气体,也是铝合金中溶解度最大的气体,在铸件凝固过程中由于氢的析出而产生的孔隙,不仅减少了铸件的实际截面积而且是裂纹源,因此,在铝合金熔炼的过程中,除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目前,铝合金气体精炼剂添加装置上氢气释放混合度不强,在横向和纵向上,无法实现同步的搅拌混合,造成铝合金在熔炼上使用的氢气效率不高,造成后续的铝合金产品率低,以及造成铝合金裂纹源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需要使用一种铝杆精炼剂添加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杆精炼剂添加装置,具有弧形管道输送气体,以及输送氢气体方式为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孔径,以实现增加氢气体与熔炼铝溶液充分混合,在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搅拌缓和,增加氢气体与熔炼铝溶液混合,充分提高了铝合金的精炼过程中氢气体利用,使得出品的铝合金制品质量提高,从而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铝杆精炼剂添加装置,包括熔炼容器、支撑杆、导气管、调节计量泵、固定板、圆形齿条、混合杆和滑套,所述的滑套内部固定连接丝轴杆,所述的丝轴杆一侧转动连接电机,所述的滑套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内置导气管,所述的支撑杆上部表面转动连接固定板,所述的支撑杆底部表面伸入熔炼容器内、并对称固定连接至少四个输气管,所述的输气管表面开设若干个输气口,所述的固定板上部表面卡扣连接圆形齿条,所述的支撑杆位于固定板上部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两个齿条电机,所述的两个齿条电机对应啮合连接在圆形齿条两端表面上,所述的固定板底部对称固定连接伸缩杆顶端,所述的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混合杆,所述的混合杆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搅拌杆,所述的导气管顶端表面通过连接管连通调节计量泵,所述的调节计量泵通过软管连接外设储存设备,所述的各个输气管穿过支撑杆与导气管连通。
所述的支撑杆底部表面对称固定连接四个输气管。
所述的四个输气管均是为向下弯曲设置的弧形管。
所述的输气管上设置的输气口的口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
所述的支撑杆上部表面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固定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杆精炼剂添加装置,具有弧形管道输送气体,以及输送氢气体方式为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孔径,以实现增加氢气体与熔炼铝溶液充分混合,在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搅拌缓和,增加氢气体与熔炼铝溶液混合,充分提高了铝合金的精炼过程中氢气体利用,使得出品的铝合金制品质量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熔炼容器1、支撑杆2、导气管21、输气管22、输气口23、调节计量泵4、固定板5、圆形齿条51、齿条电机52、伸缩杆53、混合杆7、搅拌杆71、滑套8、丝轴杆81、电机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立格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立格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8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