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82976.4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叶超祺;陈绍军;叶智龙;安华萍;唐烽;李春来;叶伟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信大石英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56;A61N5/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黄家豪 |
| 地址: | 51740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生物 特性 红外 发热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包括辐射管以及发热本体,发热本体设于辐射管内;发热本体包括透明管、碳纤维发热丝、第一金属导电线、第一陶瓷头、第一接线端子、第二金属导电线、第二陶瓷头以及第二接线端子;碳纤维发热丝螺旋式绕设于透明管内,碳纤维发热丝的一端连接第一金属导电线,所述第一陶瓷头设置在所述透明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穿过第一陶瓷头与第一金属导电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管外设有辐射管,提高发热器件管表面的远红外辐射能力,提高了远红外发热器件表面的远红外辐射能力,大大提高远红外线辐射能利用率,使得电‑红外辐射转换效率≥60%,电‑热转换效率≥93%,节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抗疲劳、抗蠕变、导电、导热和红外辐射等诸多优异性能。它可以复合材料形式减轻构件重量,从而提高构件的技术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新型纺织机械、石油化工、医药器械、汽车、机械制造、建筑行业、文体用品、电信等高新技术领域,并加速向电热领域进行扩散。
目前,现有的碳纤维发热器件主要由碳纤维丝制成的发热子和石英玻璃制成的发热管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碳纤维丝发热子通电后工作,会发射出8~16μm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透过石英管以光的形式传播到人体,被人体表面吸收,使人体皮肤2mm深处的热点传感器产生刺激,从而使得人体感到舒适温暖。因此,碳纤维发热体主要以热辐射方式导热,但现有的碳纤维电热器件存在红外辐射能利用率低的问题,且器件的电-热转换效率低,能耗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以解决现有的碳纤维发热器件的红外辐射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其中,包括辐射管以及发热本体,所述发热本体设于辐射管内;所述发热本体包括透明管、碳纤维发热丝、第一金属导电线、第一陶瓷头、第一接线端子、第二金属导电线、第二陶瓷头以及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碳纤维发热丝螺旋式绕设于透明管内,所述碳纤维发热丝的一端连接第一金属导电线,所述第一陶瓷头设置在所述透明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穿过第一陶瓷头与第一金属导电线连接;所述碳纤维发热丝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金属导电线,所述第二陶瓷头设置在所述透明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穿过第二陶瓷头与第二金属导电线连接。
所述的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其中,所述辐射管内壁和/或外壁涂覆有远红外及可见光反射涂层,所述远红外及可见光反射涂层为掺有铝或银的胶层。
所述的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其中,所述碳纤维发热丝与第一金属导电线的连接处包覆有第一冷端,所述碳纤维发热丝与第二金属导电线的连接处包覆有第二冷端。
所述的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一陶瓷头、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二陶瓷头均通过红胶连接。
所述的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陶瓷头和第二陶瓷头上均缠绕有高温胶布,所述高温胶布缠绕有多圈。
所述的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其中,所述透明管内充有高导热性气体,所述高导热性气体为氦气,或氩气,或氦气与氩气混合气体。
所述的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其中,所述透明管为石英管。
所述的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远红外发热器件,其中,所述透明管长度为620mm±2mm,直径为15mm±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信大石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信大石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2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除铁器的酿酒酵母成品分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子轴承安装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