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感测模组及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81715.0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3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联鑫;王仁宏;叶财金;林伟義;郑太狮;魏财魁;庄志成;林松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C09D12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模组 电子 装置 | ||
一种三维感测模组及电子装置,三维感测模组包含触控压感结构。触控压感结构包含第一功能隔层、涂布于第一功能隔层上的第一透光电极层、涂布于第一透光电极层上的第二功能隔层、涂布于第二功能隔层上的第二透光电极层以及涂布于第二透光电极层上的第三功能隔层。第一、第二与第三功能隔层的电阻率大于第一与第二透光电极层的电阻率。相较于已知需将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分开制作再进行胶合的繁杂作法,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感测模组的制造过程可完全省去贴合胶的使用,因此可减少多道胶合制程以及贴合胶的厚度,从而让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感测模组实现了薄形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三维感测模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模组的多元发展,其已成熟应用在工业电子以及消费电子产品上。从对于确定屏体表面上的触控点的二维位置(例如,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需求,进展至对于感知施加于屏体表面(例如,Z轴方向)的力量变化带来的力量参数需求。甚至,配合可挠性面板的应用需求将不可避免。
然而,现有业者所提出的已知技术在触控模组所搭载的压力感测器存在以下问题:(1)X-Y-Z三轴电极无法同时具备挠性特质而无法达到可挠性总成之用;以及(2)仅局部区域具有Z轴感测功能。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三维感测模组,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三维感测模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三维感测模组包含触控压感结构。触控压感结构包含第一功能隔层、第一透光电极层、第二功能隔层、第二透光电极层以及第三功能隔层。第一透光电极层涂布于第一功能隔层上。第二功能隔层涂布于第一透光电极层上。第二透光电极层涂布于第二功能隔层上。第三功能隔层涂布于第二透光电极层上。第一功能隔层、第二功能隔层与第三功能隔层的电阻率大于第一透光电极层与第二透光电极层的电阻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压感结构进一步包含第一可挠性触控电极层以及第二可挠性触控电极层。第一功能隔层涂布于第一可挠性触控电极层上。第二可挠性触控电极层涂布于第三功能隔层上。三维感测模组进一步包含可挠性盖板。可挠性盖板设置于第二可挠性触控电极层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三维感测模组进一步包含控制器。控制器配置以经由第一可挠性触控电极层与第二可挠性触控电极层侦测触控位置信号以及压感信号。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可挠性触控电极层、第一透光电极层、第二透光电极层与第二可挠性触控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为纳米银线电极层。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可挠性触控电极层与第二可挠性触控电极层具有1Ops至150Ops的电阻率。第一透光电极层与第二透光电极层具有150Ops至500Ops的电阻率。第二功能隔层具有500Ops至1000Ops的电阻率。第一功能隔层与第三功能隔层具有800Ops至1200Ops的电阻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功能隔层与第三功能隔层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厚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功能隔层的厚度小于第一功能隔层与第三功能隔层中的至少一者的厚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功能隔层的厚度为30nm至100nm。第一功能隔层与第三功能隔层的厚度为400nm至1200nm。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电极层与第二透光电极层各包含多个电极区块。电极区块彼此分离。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功能隔层、第二功能隔层与第三功能隔层中的至少一者为掺杂低浓度的纳米银线的基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81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工作展示栏
- 下一篇:旋转剃须刀的双环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