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生产用中药切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79886.X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燕 |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生产 切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中药生产用中药切片装置,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贯穿镶嵌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凸轮,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凸轮相搭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电机、支撑杆、切片刀和传送带等的设置,电机工作带动凸轮的转动,支撑杆的底端与凸轮的表面相搭接,凸轮的转动促使支撑杆在滑套内发生上下的往复运动,并且在传动装置的配合下,可以对中药进行切片处理,通过壳体、弹簧、L形杆、限位槽和限位块等的设置,增加了支撑杆移动时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切片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生产用中药切片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类中药切割方式分为两大类,藤蔓状药材通常加工成短节,块茎状药材通常加工呈片状;现有技术中中药的切片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切割的方式进行,不仅切片效率较低,而且切片误差大,切片后容易产生厚度不均的情况,降低了药材的品质,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药生产用中药切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生产用中药切片装置,具有效率高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生产用中药切片装置,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贯穿镶嵌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凸轮,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凸轮相搭接,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承载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切片刀,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与传送装置的右端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底壳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底壳分隔为左腔体和右腔体。
优选的,所述左腔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壳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左腔体内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L形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电机和传送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底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电机、支撑杆、切片刀和传送带等的设置,电机工作带动凸轮的转动,支撑杆的底端与凸轮的表面相搭接,凸轮的转动促使支撑杆在滑套内发生上下的往复运动,并且在传动装置的配合下,可以对中药进行切片处理,通过壳体、弹簧、L形杆、限位槽和限位块等的设置,增加了支撑杆移动时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切片的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切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支座;2、底壳;3、左腔体;4、凸轮;5、电机;6、L形杆;7、弹簧;8、壳体;9、承载板;10、传送装置;11、滑套;12、支撑杆;13 、螺栓;14、蓄电池;15、分隔板;16、右腔体;17、控制器;18、限位槽;19、限位块;20、切片刀;2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燕,未经张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98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托盘钉固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骨块蒸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