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池底泵坑盖固定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6378.6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桂花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330114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池 底泵坑盖 固定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池底泵坑盖固定连接结构,包括有坑壁、预埋件、连接角钢、盖、泵坑、保护层;所述泵坑可设置在水池四周边缘底部,泵坑包括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坑壁,坑壁与水池底板连接为一体,四周坑壁上端均匀预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包括有设置在坑壁表面矩形状的预埋钢板以及焊接固定在预埋钢板背面的连接加强筋,每侧的相邻预埋件上焊接有通长设置连接角钢,坑壁上修筑有水泥砂浆保护层,保护层将预埋件以及连接角钢焊接端覆盖,四周的连接角钢上安装有盖;所述盖为矩形状盖板,盖由矩形角钢框以及均匀焊接在角钢框内的连接杆组成,连接杆表面覆盖安装有一层不锈钢丝网,角钢框四周均匀采用螺栓与连接角钢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池底泵坑盖固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水池泵坑内安装有用于水池内水更换或者流通的泵;现有技术中,泵坑盖板与泵坑连接安装差,盖板直接搭接在坑表面上不与水池地面齐平,影响水池使用,且泵坑内容易吸入杂物,影响泵的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水池底泵坑盖固定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水池底泵坑盖固定连接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该安装在泵坑坑壁上的连接角钢上,盖与水池底面齐平,盖由矩形角钢框以及均匀焊接在角钢框内的连接杆组成,连接杆表面覆盖安装有一层不锈钢丝网,能够防止杂物进入泵坑,施工处理好,效果好,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池底泵坑盖固定连接结构,包括有坑壁、预埋件、连接角钢、盖、泵坑、保护层;所述泵坑可设置在水池四周边缘底部,泵坑包括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坑壁,坑壁与水池底板连接为一体,四周坑壁上端均匀预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包括有设置在坑壁表面矩形状的预埋钢板以及焊接固定在预埋钢板背面的连接加强筋,每侧的相邻预埋件上焊接有通长设置连接角钢,坑壁上修筑有水泥砂浆保护层,保护层将预埋件以及连接角钢焊接端覆盖,四周的连接角钢上安装有盖;所述盖为矩形状盖板,盖由矩形角钢框以及均匀焊接在角钢框内的连接杆组成,连接杆表面覆盖安装有一层不锈钢丝网,角钢框四周均匀采用螺栓与压条相配合将不锈钢丝网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角钢的规格为75×50×5mm。
作为优选,所述角钢框的角钢规格为50×50×5mm,相邻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为100mm。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之间的间距为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该安装在泵坑坑壁上的连接角钢上,盖与水池底面齐平,盖由矩形角钢框以及均匀焊接在角钢框内的连接杆组成,连接杆表面覆盖安装有一层不锈钢丝网,能够防止杂物进入泵坑,施工处理好,效果好,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一种水池底泵坑盖固定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坑壁、2为预埋件、3为连接角钢、4为盖、5为泵坑、6为角钢框、7为不锈钢丝网、8为连接杆、9为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桂花,未经刘桂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6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