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5527.7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5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成;阎秀丽;郭彦豆;张世珍;黄光宇;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13/10;F01N3/28;F01N13/16;F02F1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歧管 三元 催化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包括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三元催化器法兰、密封垫、双头螺柱,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三元催化器法兰分别为平面法兰,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与三元催化器法兰的对接面分别为光滑的平面,密封垫是平整的石墨垫片,排气歧管出气法兰和三元催化器法兰周缘分别设有位置相互对应的螺纹孔,密封垫设有与螺纹孔位置相互对应的通孔,双头螺柱两端螺柱表面分别设有外螺纹,双头螺柱靠中部位置与密封垫配合段的外表面为不设外螺纹的光滑表面,双头螺柱一端还配有锁紧螺母。通过双头螺柱连接排气歧管出气法兰、密封垫及三元催化器法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比现有技术更好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气歧管球面法兰与球形密封垫的装配方式对三元催化器总成的吊装方式要求比较苛刻(即三元催化器与排气歧管装配方式为“软”连接,三元催化器与车架也必须为“软”连接,吊装位置一般是在前级载体上,用软垫悬挂在车架上)。图1至图3为现有排气歧管总成与三元催化器总成之间的密封结构,其中排气歧管出气法兰Ⅰ1以及三元催化器法兰Ⅰ3为球面法兰(材料为SUH409,厚度为3mm),密封垫使用球型密封垫2,紧固件6采用螺栓7与压缩弹簧8。密封靠球形密封垫压缩后产生变形量取补偿装配接触面的间隙,但球形密封垫表面粗糙,平面度无法保证。加之结构问题(不锈钢丝为骨架,以柔性石墨填充),很容易被热蚀导致漏气扩大;再者紧固件为压缩弹簧和螺栓:车辆在运行发生抖动时,弹簧亦上下运动,如若没有均衡回位,就会造成球型密封垫也没有均衡回位,导致漏气。压缩弹簧最高耐温也不超过200℃,超高热量会使压缩弹簧变软,进一步也会使漏气量扩大。另外,法兰刚度不足而产生过大的翘曲变形,也会导致密封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更好的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包括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三元催化器法兰及设置在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与三元催化器法兰之间的密封垫,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三元催化器法兰分别为平面法兰,排气歧管出气法兰的对接面与三元催化器法兰的对接面分别为光滑的平面,密封垫是平整的石墨垫片,排气歧管出气法兰和三元催化器法兰周缘分别设有位置相互对应的螺纹孔,密封垫在与排气歧管出气法兰螺纹孔及三元催化器法兰螺纹孔相互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还包括用于连接排气歧管出气法兰、密封垫及三元催化器法兰的双头螺柱,双头螺柱两端螺柱表面分别设有外螺纹,双头螺柱靠中部位置与密封垫配合段的外表面为不设外螺纹的光滑表面,双头螺柱一端还配有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排气歧管出气法兰和三元催化器法兰的材料都是Q235,排气歧管出气法兰和三元催化器法兰的厚度都为10mm。
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三元催化器法兰都采用平面法兰,密封垫是平整的石墨垫片,法兰面热变形减小,紧固件不易出现受热变形;石墨垫片具备适宜的垫片变形和回弹力,用两端有螺纹而中部没有螺纹的双头螺柱配合锁紧螺母锁紧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三元催化器法兰及密封垫,排气歧管总成与三元催化器总成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不再出现漏气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排气歧管出气法兰与三元催化器法兰及球型密封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视图;
图3是图2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与三元催化器密封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方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5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医生专用扭力锻炼仪
- 下一篇:一种检测用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