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稻侧深施肥沉浆过度田块的开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4701.6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2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屠建明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左德忠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稻 施肥 过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侧深施肥开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水稻侧深施肥沉浆过度田块的开沟装置,包括料斗、进料管道、开沟器、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料斗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上侧设有进料口转板开关,所述进料口转板开关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料斗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上侧设有气泵,所述气泵右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气泵、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这种设置在开沟装置工作时,肥料通过进料管道流入地下,第一气管与第二气管的吹气,防止进料管道被沉浆堵住,导致进料管道中的肥料无法流入地下所造成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侧深施肥开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稻侧深施肥沉浆过度田块的开沟装置。
背景技术
侧深施肥指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在水稻根系侧面3cm,距泥面5cm的区域的施肥技术,该技术可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人工、增产增效的目的,在对沉浆过度田块进行开沟施肥时,回泥装置不能将肥料完全覆盖。
现今社会 上对于沉浆过度田块所采用的开沟器,回泥装置不能将肥料完全覆盖,导致肥料的浪费,还需后期进行再次施肥,在进料管道口被沉浆堵住时,还需人工进行处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水稻侧深施肥沉浆过度田块的开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侧深施肥沉浆过度田块的开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稻侧深施肥沉浆过度田块的开沟装置,包括料斗、进料管道、开沟器、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料斗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上侧设有进料口转板开关,所述进料口转板开关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料斗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上侧设有气泵,所述气泵右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下侧设有第一气管口,所述第一气管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下侧设有第二气管口,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开沟器,所述开沟器左侧固定连接有开沟刀,所述开沟器下侧设有拱形凹槽,所述开沟器后侧设有第一回泥通道,所述第一回泥通道前侧设有第二回泥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口与所述第二气管口上侧面与水平面呈60度夹角。
优选的,所述开沟器下侧开设有拱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开沟器开设有两个回泥通道分别为第一回泥通道与第二回泥通道。
优选的,所述开沟刀呈三角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气泵、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这种设置在开沟器运行时,由于水稻田里的沉浆过度,在开沟时会导致沉浆对进料管道的堵塞,通过第一气管口和第二气管口不停的吹气,有效的防止地下沉浆对进料管道的堵塞;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开沟刀、拱形凹槽、第一回泥通道和第二回泥通道,这种设置在开沟刀向前进行开沟时,所破开的沉浆完全的通过第一回泥通道和第二回泥通道向后铺设,此回泥装置能将肥料完全覆盖,减少了后期再对水稻苗进行补肥料的返工时间,增加了肥料的利用率,拱形凹槽中间设有进料管道,在开沟刀向前开沟时肥料可通过进料管道流入地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沟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口转板开关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屠建明,未经屠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4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塔各层填料吊装装置
- 下一篇:灭菌下瓶挤压分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