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尼龙化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70886.3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贺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尼龙化料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安装有带投料口的环形炉体,环形炉体内上部设有连通投料口的气流交互盆腔结构,气流交互盆腔结构上设有耐高温气流管,耐高温气流管的入气嘴固定在环形炉体外侧面上;环形炉体内下部设有热源保护壳,热源保护壳上设有电磁感应设备,电磁感应设备内部设有可与电磁感应设备感应生热的熔化炉,熔化炉对应气流交互盆腔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池感应加热的尼龙化料炉体,在投放废旧尼龙材料时,对炉体内部进行气体交换充入二氧化硫气体参与化料融化,因尼龙为聚酰胺材料,为酸性物质材料,加入二氧化硫可以抑制融化材料氧化,提高化料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尼龙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尼龙化料装置。
背景技术
尼龙是常见的纺织品合成纤维,为心高分子材料的新应用技术。目前,尼龙的制备工艺流程等较为成熟。也出现了对废旧尼龙材料的二次开发利用。
对废旧尼龙材料的二次材料利用,需要将废旧尼龙材料破碎,然后融化,得到尼龙熔体,然后进行模具造型加工等。
在废旧材料融化时,需要用到化料炉进行融化,而目前的化料炉只能进行融化加工,不具备融化气交互设备,不利于尼龙的融化。化料炉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化料装置,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
一种尼龙化料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安装有带投料口的环形炉体,环形炉体内上部设有连通投料口的气流交互盆腔结构,气流交互盆腔结构上设有耐高温气流管,耐高温气流管的入气嘴固定在环形炉体外侧面上;环形炉体内下部设有热源保护壳,热源保护壳上设有电磁感应设备,电磁感应设备内部设有可与电磁感应设备感应生热的熔化炉,熔化炉对应气流交互盆腔结构。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池感应加热的尼龙化料炉体,在投放废旧尼龙材料时,对炉体内部进行气体交换充入二氧化硫气体参与化料融化,因尼龙为聚酰胺材料,为酸性物质材料,加入二氧化硫可以抑制融化材料氧化,提高化料质量。具体的,一种尼龙化料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安装有带投料口的环形炉体,本实用新型为环形炉体结构,废旧破碎尼龙材料从投料口投入进入环形炉体内,环形炉体内上部设有连通投料口的气流交互盆腔结构,如附图1所示,气流交互盆腔结构为倒锥形结构,下部收缩,上部固定在环形炉体内侧面上,为了提供交互气体供应设施,在气流交互盆腔结构上设有气口,气口设于气流交互盆腔结构外侧面,经过气流交互盆腔结构内部通腔通道吹向内侧,气口上连接有耐高温气流管,耐高温气流管的入气嘴固定在环形炉体外侧面上,对应的环形炉体等零件上需要开设通孔;环形炉体内下部主体上设有环形凹槽,其上卡接有热源保护壳,热源保护壳上卡接有电磁感应设备,此处将电磁感应对应的零部件定制放在环形炉体内,制作一个电感生热场所,电磁感应设备内部设有可与电磁感应设备感应生热的熔化炉,熔化炉可以生热而加热融化尼龙破碎材料,熔化炉对应气流交互盆腔结构,从气流交互盆腔结构投入的废旧尼龙材料进入熔化炉进行加热。而本处,入气嘴充入二氧化硫,参与加热融化,完毕,入气嘴接入中和反应池,去污处理。环形炉体上设有熔体排放口,接入熔化炉进行排料。环形炉体内部可以设置搅拌机构在熔炼过程中进行搅拌,加速气流参与反应。
进一步地,熔化炉为倒梯形圆筒结构,上端铰接有拉载凸耳,熔化炉通过拉载凸耳吊装在环形炉体上。如附图1所示,熔化炉为倒梯形圆筒结构,环形,上端铰接有拉载凸耳,拉载凸耳圆周设置三处,熔化炉通过拉载凸耳吊装在环形炉体上。
进一步地,环形炉体内侧面上设有对应拉载凸耳的搭载凸耳,拉载凸耳通过螺栓固定在搭载凸耳上。搭载凸耳凸出成型在环形炉体内侧面上,拉载凸耳通过螺栓固定在搭载凸耳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闭盆腔结构,其上部配合于环形炉体内侧面、下部配合于熔化内侧面。封闭盆腔结构也为倒锥结构,但椎体部分高度远小于上部高度,其上部配合于环形炉体内侧面、下部配合于熔化炉内侧面。可以采用螺纹进行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0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分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碳酸酯挤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