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1646.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7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文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朱培祺;单蕴倩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环保 养殖 系统 | ||
1.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水便分离池(2)、物理过滤池(3)、生物过滤池(4)与蓄水池(5);
所述养殖池(1)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a)、第二进水口(1b)与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口(1c),所述水便分离池(2)设置有第三进水口(2a)、第二出水口(2b)与排粪口(2c),所述第一排水口(1c)与第三进水口(2a)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物理过滤池(3)设置有第四进水口(3a)、第三出水口(3b)与排污口(3c),所述第四进水口(3a)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b)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生物过滤池(4)设置有第五进水口(4a)与第四出水口(4b),所述第五进水口(4a)与所述第三出水口(3b)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蓄水池(5)设置有水泵(5a)、第六进水口(5b)与第五出水口(5c),所述第六进水口(5b)与所述第四出水口(4b)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5)内设置水泵(5a),所述水泵(5a)泵向所述第五出水口(5c),所述第五出水口(5c)与所述第二进水口(1b)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中部拱起,形成喂食台(1d),所述喂食台(1d)的底边与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围成储水的沟渠(1e),所述沟渠(1e)至少设置一个集污口(1f),所述集污口(1f)与所述第一排水口(1c)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口(1f)的水平面低于所述沟渠(1e)的水平面,所述集污口(1f)与所述沟渠(1e)的连接处为10~15°的斜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内至少设有一个气石(1g),所述气石(1g)与氧气管(1h)连接,所述氧气管(1h)安装于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出水口(4b)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池(3)侧边的顶部,所述物理过滤池(3)内设有两层过滤装置(3d),两层所述过滤装置(3d)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出水口(3b)与排污口(3c)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池(3)的侧壁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d)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d)包括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3da)与活性炭层(3db),所述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3da)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层(3db)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进水口(4a)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池(4)侧壁的顶部,所述生物过滤池(4)内设置有两组生物过滤环(4c),两组所述生物过滤环(4c)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出水口(4b)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池(4)侧壁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生物过滤环(4c)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过滤环(4c)为半软性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16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检测用实验箱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化妆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