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面宽的卫生间格局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59729.2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桂;李焕端;黎加纯;王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3D11/17;E03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面宽 卫生间 格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面宽的卫生间格局结构,卫生间包括洗漱台、马桶、管井和淋浴间,管井和淋浴间沿卫生间小面宽并排设置,马桶以30~60度倾斜设置在卫生间内壁与管井外壁形成的直角区域中,马桶出水管通过30~60度弯头与污水立管连接。卫生间内壁与管井外壁形成的直角区域设有三角形置物台。置物台下方设有垂直封板。本实用新型将马桶与墙体倾斜设置,打破传统横排式设置方式,尤其适合于小面宽的卫生间设置,减少马桶横向占用空间,使整个卫生间宽敞且美观。还通过采用弯头直接将马桶出水管与污水立管连接,使马桶对污物的输送能力更强,利于马桶节水。还通过三角型封包,将马桶出水管暗藏在内,节省施工周期,避免死角,检修方便,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面宽的卫生间格局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对于卫生间中的马桶、淋浴间、洗漱台的排布,一般都是以马桶与卫生间墙面成T字型的横排式设置,马桶位于淋浴间与洗漱台之间的布局,进行合理分区。但对于小户型,尤其是一字型的小面积卫生间,马桶若仍以与墙面成T字型的布局结构设置,从视觉上看,卫生间空间显得窄小,影响过道或淋浴间门的设置与开启。
并且,现有的这种横排式马桶设置,该马桶的出水管与卫生间排水立管的连接,通常是采用90度弯头将两者连接。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化,坐便器的用水量也逐渐减小,用水量的减少对于90度弯头来讲,会导致卫生洁具对污物的输送能力降低,所以需对现有马桶的结构布局进行实质性调整,以使其适应小面宽的卫生间布局设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对于小面宽的卫生间格局结构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小面宽的卫生间格局结构,使其提高小面宽卫生间的空间利用率,且提升马桶对污物的输送能力,节水高效,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面宽的卫生间格局结构,使其提高小面宽卫生间的空间利用率,且提升马桶对污物的输送能力,节水高效,从而克服现有的卫生间格局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面宽的卫生间格局结构,所述卫生间包括洗漱台、马桶、管井和淋浴间,所述管井和淋浴间沿所述卫生间的小面宽并排设置,所述马桶以30~60度倾斜设置在所述卫生间内壁与管井外壁形成的直角区域中,所述马桶的出水管通过30~60度弯头与所述管井中的污水立管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马桶以45度倾斜设置在所述卫生间内壁与管井外壁形成的直角区域中,所述马桶的出水管通过45度弯头与所述管井中的污水立管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卫生间内壁与所述管井外壁形成的直角区域还设置有三角形置物台,所述三角形置物台的两个直角边分别固定在所述卫生间内壁与所述管井外壁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角形置物台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马桶水箱的高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角形置物台下方还设置有垂直封板,所述垂直封板的垂直平面与所述三角形置物台的斜边重合或平行设置,且所述垂直封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马桶出水管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封板的上边缘与所述三角形置物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垂直封板的两个竖向边缘分别与所述卫生间内壁和管井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垂直封板的下边缘与所述卫生间的地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角形置物台和垂直封板采用木塑或铝板材质制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洗漱台、马桶、管井沿所述卫生间一侧内壁一字排开设置。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马桶与墙体倾斜设置,打破传统横排式设置方式,尤其适合于小面宽的卫生间设置,减少马桶横向占用空间,节省空间,优化了小卫生间布局,使整个卫生间宽敞且观感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9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