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用匣钵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59181.1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4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崔珊;周鹏;张恩耀;折贝;杨寒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B22F3/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粉末 注射 成型 烧结 匣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用匣钵,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衔接盒,衔接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衔接盒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把手,衔接盒上异于把手的一侧位置处通过合页与装置本体相连接,装置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卡块,卡块与装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衔接盒与装置本体之间合页的连接设计,使得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后能够快速的将衔接盒外翻,致使其内的成品能够快速落在对应的工作台面上,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同时通过卡块和限位板块上卡槽与弹性凸块之间的错位滑接效果,令两者在堆叠时具备较好的接触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用匣钵。
背景技术
匣钵是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传统的匣钵,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其内部注射金属粉末成型后的物件,取出处理的操作不便,降低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过程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对多个匣钵进行堆叠放置或是应用时,两两之间的稳定性不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用匣钵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用匣钵,使得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后能够快速翻转取出,匣钵进行堆叠放置或是应用时,堆叠整齐且稳固,而且堆叠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用匣钵,包括装置本体和衔接盒,衔接盒设置在装置本体内,装置本体的内设有用于容置衔接盒的内腔,装置本体与衔接盒通过合页连接,衔接盒上设置有把手,把手设置在与合页相对的一侧;装置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块,限位块和卡块均设置有四个,在堆叠状态下,限位块的内侧与卡块的外侧接触。
限位板块内开设有垂直于装置本体底面的滑接槽,滑接槽中设置若干个弹性凸块,卡块的外侧表壁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块,定位块上开设有多个卡槽,相邻两个匣钵堆叠时,弹性凸块嵌入卡槽中。
衔接盒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与衔接盒之间连接有可伸缩连杆,可伸缩连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
缓冲板设置在与把手相同的一侧。
限位板块的截面形状为L形结构。
卡块的截面形状为L形结构。
把手的材质与衔接盒材质相同。
把手与衔接盒一体化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衔接盒与装置本体之间合页的连接设计,使得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后能够快速的将衔接盒外翻,致使其内的成品能够快速落在对应的工作台面上,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同时通过卡块和限位板块上卡槽与弹性凸块之间的错位滑接效果,令两者在堆叠时具备较好的接触稳定性,增加了对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用匣钵便捷稳定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衔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块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9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装配的压力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磁芯工件的打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