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控制温度的管线预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55436.7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0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廷;童文龙;李浩;谭辉;王海君;罗庚;张杰;徐勤锋;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3/70 | 分类号: | F16L53/70;F17D3/01;F17D1/02;F17D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控制 温度 管线 预冷 装置 | ||
一种能够控制温度的管线预冷装置,包括:第一介质管线、与第一介质管线相连的出口管线;其中,第一介质管线上安装有用以控制常温第一介质流量的第一调节阀,且第一介质管线上还并联有第二介质管线,第二介质管线上安装有用以控制低温第二介质流量的第二调节阀;第一介质的气态和第二介质的液态经混合后形成第三介质,并通过出口管线进入传输管线内,用以对传输管线进行预冷;出口管线上还安装有用以显示混合后的第三介质温度的温度显示装置;分别连通后的第一介质管线、第二介质管线和出口管线为F型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预冷过程中,不仅能够控制流量及温度;而且,还能够对预冷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管线预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控制温度的管线预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天然气工程中,其在低温工艺系统投产时,需要通过管线运输低温介质,例如:液化石油天然气(LNG)接收站、天然气液化站等。其目的有二方面:一方面是为了观察记录管线在冷态时,管线收缩及形变情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使低温介质直接进入管线后对管线造成冲击,而导致的管线应力过大的现象发生。因此,在投产前,必须对相应管线进行预冷,而预冷的操作直接影响到管线的安全性。
在实际管线预冷过程中,一般,采用液氮气化方式对管线进行预冷。在采用液氮气化方式对管线进行预冷时,由于液氮的温度为-190℃,经过气化后的液氮温度,只能由流量来控制。当预冷流量大时,管线出口的温度较低,当预冷流量小时,管线出口的温度较高,这样一来,不仅预冷速度不容易控制,而且,还导致其预冷操作效率较低,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温度的管线预冷装置,以解决石油天然气在管线中预冷速度不容易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控制温度的管线预冷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够控制温度的管线预冷装置,包括:第一介质管线、与第一介质管线相连的出口管线;其中,第一介质管线输入的第一介质为气态,第一介质管线上安装有用以控制常温第一介质流量的第一调节阀,且第一介质管线上还并联有第二介质管线,第二介质管线输入的第二介质为液态,第二介质管线上安装有用以控制低温第二介质流量的第二调节阀;第一介质的气态和第二介质的液态经混合后,以形成第三介质,并通过出口管线进入传输管线内,用以对传输管线进行预冷;出口管线上还安装有用以显示混合后的第三介质温度的温度显示装置;分别连通后的第一介质管线、第二介质管线和出口管线为F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介质管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入、输出法兰连接口;且第一介质管线为介质入口管线,用于连接外部设备;该第一介质管线形成预冷通道。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阀是通过输入、输出法兰连接口与第一介质管线连接的。
进一步,所述第二介质管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输入、输出法兰连接口;且第二介质管线为介质入口管线,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且第二介质管线形成预冷通道。
进一步,所述第二调节阀是通过第二输入、输出法兰连接口与第二介质管线连接的。
进一步,所述出口管线为介质出口管线,用以连接传输管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阀与工厂氮气连接;该氮气的压力为6bar的氮气。
进一步,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氮气槽车连接;该氮气呈气态、液态或气液混合态,且该氮气的压力为3-6bar的低温氮气或液氮。
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控制温度的管线预冷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预冷过程中,不仅能够控制流量及温度,极大的提升了预冷过程中的可控性;而且,还能够对预冷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管线预冷效率;同时,避免了在预冷过程中,管线温度监控的滞后性,提升了管线预冷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5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料转运槽罐车
- 下一篇:一种自动攻丝机浮动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