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54756.0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莹;何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登全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3B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 地址: | 5106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外墙 绿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绿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包括储水箱,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输水管和种植盒,所述储水箱一侧壁的下部连通有所述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控制阀,所述输水管外壁的一侧连通有多个出水管。该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通过储水箱一侧的下部连通有输水管,输水管上连通有多个设有出水口的出水管,多个出水管的下方均对应设置有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多个种植盒,每个出水管的上方均对应设置有设置在输水管上的多个控制阀,达到了在从上到下的依次打开控制阀时,水流会依次流入多个出水管内,对种植盒内种植的的绿化植物进行浇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的绿化成为当下缝合城市中的人与自然裂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够美化建筑与城市,增加绿化率;还可以改善区域环境,净化空气和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通过在建筑物上提供可供绿化植物生长的环境,为建筑物的外立面营造绿化环境,起到改善环境,提高美观度,节约能耗的效果。
中国已授权实用新型公开(公告)号:CN201301506Y中公开的一种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该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通过沿建筑物外墙的竖直方向安装有水道,种植槽安装在建筑物的每一层的外墙上,种植槽与水道之间通过透水孔相连接,达到了将绿化植物种植到建筑外墙的效果以及在建筑物屋顶安装有集水箱和雨水接收器,集水箱与雨水接收器相连通,集水箱还与水道相连通,达到了利用雨水对绿化植物进行灌溉的效果;但是在浇灌的过程中,水流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流到水道的底端或者流到最下方的种植槽内,无法对除最下方的种植槽外的其他种植槽内种植的绿化植物达到浇灌的效果,导致种植的绿化植物因缺水而枯萎,影响了对建筑物外墙的绿化效果,存在着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使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在浇灌的过程中,水流只能流到水道的底端或者流到最下方的种植槽内,无法对除最下方的种植槽外的其他种植槽内种植的绿化植物进行浇灌,导致种植的绿化植物因缺水而枯萎,影响了对建筑物外墙的绿化效果,存在着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一种建筑物外墙绿化装置,包括储水箱,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输水管和种植盒,所述储水箱正面的外壁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储水箱一侧壁的上部连通有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储水箱一侧壁的上部连通有多个所述第二进水管;每个所述第二进水管外壁的上侧均连通有多个集水漏斗;所述储水箱另一侧壁的下部连通有所述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控制阀,所述输水管外壁的一侧连通有多个出水管;每个所述出水管外壁的下侧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每个所述出水管的下方均设置有种植盒;每个所述种植盒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螺纹柱,每个所述种植盒的底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均呈线性阵列状连通在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在自来水管道上,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集水漏斗分别呈线性阵列状对应连通在多个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通在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控制阀均呈线性阵列状设置在所述输水管上,多个所述出水管均呈线性阵状连通在所述输水管外壁上,每个所述控制阀分别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出水管与输水管连通处上方的位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出水口分别呈线性阵列状对应开设在多个所述出水管下侧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登全,未经郭登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4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