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控制闸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52004.0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6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凤;陈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思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7/02 | 分类号: | E03F7/02;E03F7/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晏荣府 |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控制 闸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闸门装置,包括:定位框、两组安装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流量控制仪器,两组所述安装组件匹配安装在定位框两侧壁,所述驱动组件嵌设在定位框内部,所述流量控制仪器安装在驱动组件底端。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组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两组驱动齿轮进行配合转动,利用两组驱动齿轮与联动杆上齿条的咬合下,保证了整体调节的稳定性,可同步的带动联动杆在定位框上进行上下滑动,实现了对流量控制仪器的高度调节,可匹配使用在不同高度的水面中,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规避了传统流量控制仪器在使用时无法进行快速安装以及工作高度无法调节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量控制闸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经常需要对管道或箱涵的流量进行监测和控制。目前,通常是靠流量计实现对满管流流量的监测,但是,流量计不能对非满管流的管道流量进行监测,更谈不上控制流量了,而且对于大型管道,流量计价格昂贵,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监测非满管流的流量,又能对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闸门设备,且传统的流量控制仪器在对管内的水面流量进行监测时,整体使用效果不佳,同时不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定位安装,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传统的流量控制仪器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流量控制仪器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大了整体使用局限性。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流量控制仪器在对管内的水面流量进行监测时,整体使用效果不佳,同时不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定位安装,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传统的流量控制仪器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流量控制仪器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大了整体使用局限性,降低了整体监测的全面性,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闸门装置,以解决传统的流量控制仪器在对管内的水面流量进行监测时,整体使用效果不佳,同时不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定位安装,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传统的流量控制仪器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流量控制仪器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大了整体使用局限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量控制闸门装置,包括:定位框、两组安装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流量控制仪器,两组所述安装组件匹配安装在定位框两侧壁,所述驱动组件嵌设在定位框内部,所述流量控制仪器安装在驱动组件底端。
优选的,所述定位框整体呈矩形结构,且所述定位框内部开设有与驱动组件匹配的腔体。
优选的,两组所述安装组件均包括安装板、螺纹杆、锁合板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板匹配安装在定位框两侧壁,所述螺纹杆穿过安装板,所述锁合板安装在螺纹杆尾端,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安装板、锁合板之间,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螺纹杆外部,可稳定的驱动定位框进行上下微调处理,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定位框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装置整体适应性,可匹配适用在不同工况中。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安装板活动安装,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螺纹杆匹配的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组驱动电机、两组驱动齿轮、联动杆以及两组齿条,所述联动杆贯穿定位框安装,两组所述驱动电机匹配安装在定位框内部,且两组所述驱动电机匹配安装在联动杆两侧,两组所述齿条匹配安装在联动杆两侧壁,且两组所述驱动齿轮匹配与两组齿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底端安装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与流量控制仪器匹配安装,利用两组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两组驱动齿轮进行配合转动,利用两组驱动齿轮与联动杆上齿条的咬合下,保证了整体调节的稳定性,可同步的带动联动杆在定位框上进行上下滑动,实现了对流量控制仪器的高度调节,可匹配使用在不同高度的水面中,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规避了传统流量控制仪器在使用时无法进行快速安装以及工作高度无法调节的不足。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滑动安装在定位框内部,且所述定位框内部开设有与联动杆匹配的通腔,确保了联动杆滑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思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思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2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学习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机的电机轴上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