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物料槽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8204.9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2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仰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五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物料 底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流化床物料槽底板,包括滤网块,滤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滤网块内部的连接块。该流化床物料槽底板,通过螺旋板使得通入气体时能够推动螺旋板转动,螺旋板转动时能够使得通入的空气更快的形成旋转气流,使得在保证了滤网块存在的同时使得旋转气流的形成更加的快速,且通过拉动左右两个活动杆使得活动杆与固定卡槽分离,此时向下拉动转动套筒,这个过程中旋转板受力转动,使得旋转板与定位凹槽分离,此时即可将转动套筒拆卸下来进行更换,该装置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结构使得旋转气流能够更开形成的同时便于对转动套筒进行更换和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化床物料槽底板。
背景技术
流化床制粒技术也称一步制粒法,是将粉末混合、制粒和干燥步骤在密闭容器内一次完成的制粒技术,广泛用于制药和化工等行业,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相继从国外公司引进流化床制粒技术,经过后期进一步的结构改进,流化床已成为一种兼具干燥、造粒、溶液包衣和粉末敷层的多用途工艺设备,目前流化床制粒机有顶喷、底喷以及侧喷三种工艺,以满足制粒、包衣和多层包敷等不同工艺要求。
流化床在使用时需要将物料放置与筛板上,而为了避免物料通过筛板掉落下来,往往在流化床的内部安装有滤网,滤网在使用时会弱化旋转气流的形成,这导致流化床的效率降低,故此提出一种流化床物料槽底板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化床物料槽底板,具备避免流化床效率降低等优点,解决了流化床效率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避免流化床效率降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化床物料槽底板,包括滤网块,所述滤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滤网块内部的连接块,安装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套筒,安装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部套接有延伸至转动套筒内部的旋转板,固定轴的外部套接有同时与固定轴和旋转板相连接的扭簧,所述转动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板,所述滤网块外部插接有贯穿滤网块且延伸至转动套筒内部的活动杆,活动杆的外部套接有位于滤网块内部的隔板,隔板远离转动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滤网块相连接的压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滤网块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转动凹槽,所述安装套筒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转动凹槽内部的连接块,连接块共有十二个,十二个所述连接块分为上下两组,一组六个所述连接块呈环形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筒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凹槽,左右两个所述导向凹槽槽内相对一侧均安装有开设在转动套筒内部且数量为两个的定位凹槽,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凹槽槽内相对一侧均为弧形槽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筒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旋转凹槽,四个所述旋转凹槽分为左右两组,一组两个所述旋转凹槽呈对称分布,且旋转凹槽槽内前后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部套接有延伸至定位凹槽内部的旋转板,旋转板的左右两侧均为弧形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筒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位于导向凹槽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滤网块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中空腔,滤网块的左右两侧均插接有贯穿中空腔且延伸至固定卡槽内部的活动杆,活动杆的外部套接有位于中空腔内部的隔板,左右两侧所述隔板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接在活动杆外部且与中空腔腔内侧壁相连接的压力弹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化床物料槽底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五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五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8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面高抛抛光模具
- 下一篇:三分封闭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