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木质防火装甲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47485.6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9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向明;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曼(江苏)特种门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5/16;E06B3/70;E06B3/72;E06B7/16;E05F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何薇 |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 防火 装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甲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木质防火装甲门,包括装甲门板,所述装甲门板的内侧开设有卡合槽板,且所述装甲门板的后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密封门板,且所述装甲门板的后表面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安装有降噪机构;通过设计安装在装甲门板上的卡合槽板,以及配合滑动安装在卡合槽板上的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且通过密封门板的覆盖组装,实现了对钢木质防火装甲门的快速组装处理,且通过设计安装在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上的固定支架,以及配合安装在卡合槽板上的螺杆,极大的保证了装甲门板、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便捷了对不同材质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的快速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甲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木质防火装甲门。
背景技术
门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设施,木质门饰面易于加工,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造型,非常美观,钢制门重量较重,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盗、保温、隔声性能,使用寿命长。
现有的钢木质防火装甲门在关闭时,常会产生巨大的声响,影响用户体验,且一般钢木质防火装甲门在使用时,极其不便进行快速组装或拆卸运输,同时钢木质防火装甲门在使用时,不便对内置隔层板进行材质更换,从而极大降低装甲门的功能性,为此提出一种钢木质防火装甲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隔板,且能低噪使用的钢木质防火装甲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木质防火装甲门,包括装甲门板,所述装甲门板的内侧开设有卡合槽板,且所述装甲门板的后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密封门板,且所述装甲门板的后表面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安装有降噪机构,且所述装甲门板上对应卡合槽板的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隔层板,且所述卡合槽板的内侧底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隔层板,其中所述卡合槽板上开设有供螺杆贯穿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上均配合开设有供螺杆插设的固定支架。
优选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上的缓震卡块,且所述装甲门板的内侧开设有供缓震卡块滑动收纳的收纳卡槽,且所述缓震卡块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缓震弹簧,其中所述缓震弹簧的底部与收纳卡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震卡块的顶部粘合固定有第二隔层板,且所述第二隔层板上等距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装甲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器,所述复位器的另一端与固定门框固定连接,且所述装甲门板的前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把手,其中所述第二隔层板上对应固定把手的重合位置处配合开设有缓冲卡槽。
优选的,密封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卡板,且所述密封门板上密封卡板固定安装在卡合槽板上开口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缓震卡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凸型限位块,且所述缓震卡块和收纳卡槽通过凸型限位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震弹簧的一端与缓震卡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缓震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收纳卡槽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安装在装甲门板上的卡合槽板,以及配合滑动安装在卡合槽板上的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且通过密封门板的覆盖组装,实现了对钢木质防火装甲门的快速组装处理,且通过设计安装在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上的固定支架,以及配合安装在卡合槽板上的螺杆,极大的保证了装甲门板、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便捷了对不同材质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的快速更换。
2、通过设计安装在密封门板上的密封卡板,实现了对装甲门板和密封门板贴合面的密封处理,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且通过设计安装在装甲门板上的降噪机构,实现了对装甲门板的降噪处理,增加了用户体验,减少了对装甲门板或固定门框的碰撞磨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曼(江苏)特种门业有限公司,未经集曼(江苏)特种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7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