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船以及用于无人船的浮筒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6174.8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3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舶无人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39/00;B63H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刘冀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以及 用于 浮筒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船以及用于无人船的浮筒。其中,该无人船,包括:船身以及设置于船身底部两侧的浮筒,浮筒后端底部设置有推进器,浮筒包括:第一舱室,第一舱室设置于浮筒的后端,用于安装驱动和/或控制推进器的电路,并且推进器设置于第一舱室的外侧;以及第二舱室,第二舱室设置于浮筒的中部,配置用于容纳驱动推进器的能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船以及用于无人船的浮筒。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设置有浮筒的无人船,无法合理的利用浮筒的内部空间容纳设备,并保持船体的稳定性。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船的浮筒无法合理的利用空间并保持船体稳定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船以及用于无人船的浮筒,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船的浮筒无法合理的利用空间并保持船体稳定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船,包括:船身以及设置于船身底部两侧的浮筒,浮筒后端底部设置有推进器,浮筒包括:第一舱室,第一舱室设置于浮筒的后端,用于安装驱动和/或控制推进器的电路,并且推进器设置于第一舱室的外侧;以及第二舱室,第二舱室设置于浮筒的中部,配置用于容纳驱动推进器的能源装置。
可选地,能源装置为电池。
可选地,浮筒的前端的上部设置有适于握持的第一握持部;以及浮筒的后端设置有适于握持的第二握持部。
可选地,第一握持部由贯穿浮筒的前端上部的两个侧表面的通孔形成。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船的浮筒,包括浮筒,浮筒后端底部设置有推进器,浮筒包括:第一舱室,第一舱室设置于浮筒的后端,用于安装驱动和/或控制推进器的电路,并且推进器设置于第一舱室的外侧;以及第二舱室,第二舱室设置于浮筒的中部,配置用于容纳驱动推进器的能源装置。
可选地,能源装置为电池。
可选地,浮筒的前端的上部设置有适于握持的第一握持部;以及浮筒的后端设置有适于握持的第二握持部。
可选地,第一握持部由贯穿浮筒的前端上部的两个侧表面的通孔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可以在浮筒设置多个舱室,可以很好的利用浮筒的空间。此外,还便于推进器的维修与更换,并且还可以保证船身的平稳。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船的浮筒无法合理的利用空间并保持船体稳定的技术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无人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所示无人船的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1所示无人船的浮筒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浮筒的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浮筒的握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浮筒的通孔的握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浮筒后端凹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浮筒的握持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无人船的浮筒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舶无人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舶无人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6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