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组电芯内部保护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42703.7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4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崔发应;崔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东铭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0 | 分类号: | C09J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内部 保护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组电芯内部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保护膜主体上均匀开凿有多个排气圆孔,排气圆孔的上侧设有圆形盖膜,排气圆孔顶端的边侧固定嵌接有环形粘胶条,环形粘胶条的直径与圆形盖膜的直径一致,排气圆孔的内部设有加强条,加强条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圆孔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模组电芯内部保护膜,设置了多个排气圆孔,在配合加强条的使用下,可以在贴膜后将保护膜主体与电芯之间的气泡排出,同时可以保持保护膜主体的结构强度,增强抗拉和折弯性能,设置了圆形盖膜和环形粘胶条,在配合定位柱和定位孔的使用下,可以当排气结束后,快速且准确的将排气圆孔覆盖遮挡起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膜,特别涉及一种模组电芯内部保护膜。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新一代的绿色高效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锂电池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关注。
在锂电池的制程过程中,做完电芯后,需要用到铝塑膜来做外包材料,而做完外包后的制程过程中就需要一款适合铝塑膜贴合及保护的易剥离特殊保护膜,在塑型与化成的高温高压过程中保护铝塑膜不被刮花以及保护喷码不被污染,同时在工序完成撕离时无残胶,无暗影。
现有的保护膜主要为密闭的固态胶片状,在贴合时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1、贴合过程中无法避免因压入空气而产生气泡,而且胶片容易发生皱褶,导致保护膜的平整度较低,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封装,目前多设计有开孔排气,但是开孔数量较大后,会大大降低保护膜的结构强度,在贴膜和撕拉的过程中容易断裂。
2、开孔数量多也会大大降低了保护膜的保护范围,导致电芯部分暴露,降低了保护效果。
3、保护膜贴上后,由于厚度较薄,不易撕开,且撕开后保护膜容易受损,不能二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电芯内部保护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贴合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结构强度低、暴露范围大和不容易撕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组电芯内部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所述保护膜主体上均匀开凿有多个排气圆孔,所述排气圆孔的上侧设有圆形盖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圆孔顶端的边侧固定嵌接有环形粘胶条,所述环形粘胶条的直径与圆形盖膜的直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圆孔的内部设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圆孔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条顶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圆形盖膜的中心处开凿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活动嵌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膜主体的边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边条,所述侧边条的一侧壁开凿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盖膜的材质与保护膜主体的材质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排气圆孔,在配合加强条的使用下,可以在贴膜后将保护膜主体与电芯之间的气泡排出,同时可以保持保护膜主体的结构强度,增强抗拉和折弯性能。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圆形盖膜和环形粘胶条,在配合定位柱和定位孔的使用下,可以当排气结束后,快速且准确的将排气圆孔覆盖遮挡起来,提高保护膜主体的保护功能,操作方便,提高保护膜主体的使用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侧边条,可以借助工具插入卡槽中,将保护膜主体快速撕起,大大降低对保护膜主体的损坏,可多次利用,同时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东铭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东铭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2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条拼接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制冷设备制冷效果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