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支护超前小导管用注浆止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2315.9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5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闯;刘永峰;陈国锋;张玲玲;贺环宇;赵庆华;吴光林;张青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支护 超前 导管 用注浆止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支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支护超前小导管用注浆止回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直径呈递减状的渐变径塞管以及塞管外壁粘接的密封层,塞管的较大管口为进料口、较小管口为出料口,直径大于出料口的止回板用于对出料口封堵,且止回板通过铰接件与密封层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提高了注浆管与超前小导管之间的密闭性,而且可以防止注浆完毕后产生浆液回流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支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支护超前小导管用注浆止回装置。
背景技术
超前小导管是常见的一种隧道掘进的支护机构,其对松散岩层起到加固作用,并在注浆后可以增强松散、软弱围岩的稳定性,防止围岩失稳破坏。对于较长的隧道而言,其掘进作业用到的超前小导管数量巨大,每根超前小导管都需要进行注浆,而且注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支护稳定性,现有技术中的注浆操作比较粗犷,即直接将注浆管配合塑料止浆塞插入超前小导管内进行注浆,塑料止浆塞的材料特性使得其与超前小导管内壁之间的间隙无法被密切封闭,不仅容易导致注浆过程中浆液从该间隙处外溢和注浆压力不达标,同时在注浆完毕后拔出注浆管时,浆液会从孔口倒流,造成注浆不饱满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支护超前小导管用注浆止回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提高了注浆管与超前小导管之间的密闭性,而且可以防止注浆完毕后产生浆液回流的现象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支护超前小导管用注浆止回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直径呈递减状的渐变径塞管以及塞管外壁粘接的密封层,塞管的较大管口为进料口、较小管口为出料口,直径大于出料口的止回板用于对出料口封堵,且止回板通过铰接件与密封层连接。
优选的,止回板朝向塞管进料口的板面上且远离铰接件处设有拉杆,拉杆端部从塞管进料口穿出并暴露至外界。
优选的,所述铰接件包括销轴铰接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销轴设置于塞管暴露至密封层外的出料口处外壁上,销轴一端铰接的第一铰接杆与密封层连接,销轴另一端铰接的第二铰接杆与止回板的外缘面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塞管塞入超前小导管内,该过程会发生密封层的形变并利用形变后的密封层完全封堵塞管与超前小导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同时然后再将注浆管从塞管进料口插入,由于塞管内径呈递减渐变,所以注浆管可以很好地顶触塞管内壁,因此可以对注浆管与塞管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注浆管和超前小导管之间处于较为密切的封闭状态。浆液推顶止回板绕销轴转动并进入超前小导管内,待注浆完毕后外拔注浆管,同时手动回拉拉杆,使得拉杆带动止回板反向转动并遮蔽塞管出料口,以堵塞超前小导管内注入的浆液并防止其外流。
更为优选的,所述拉杆暴露至外界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与注浆管过盈配合的曲面弹性板状结构。
本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形变后的连接板卡箍在注浆管外壁,当将注浆管插入超前小导管时,注浆管通过连接板带动拉杆推顶止回板开启塞管出料口,当注浆完毕后的注浆管外拔时,其通过连接板带动拉杆回拉止回板封闭塞管出料口,然后分离注浆管和连接板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提高了注浆管与超前小导管之间的密闭性,而且可以防止注浆完毕后产生浆液回流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1所述超前小导管用注浆止回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1所述超前小导管用注浆止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2所述超前小导管用注浆止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2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圆形玻璃的吸盘式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