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聚氰胺熔盐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0532.4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6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波;唐成林;杨世立;徐化林;田文成;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2D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44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 氰胺熔盐炉 尾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聚氰胺熔盐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熔盐炉、余热锅炉、软水加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熔盐炉的尾气排放口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的进气口,余热锅炉的出气口管路连接软水加热器的气体入口,软水加热器的气体出口管路连接空气预热器的尾气入口,空气预热器的尾气出口管路连接静电除尘器;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入口设有风机,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出口与熔盐炉管路连接;软水加热器的出水口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的补水口。在保证余热锅炉换热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与最终排放烟气的温差,通过软水加热器对给余热锅炉补充的软水进行预先加热,使最终的排放温度降至160℃左右,显著提高了熔盐炉尾气余热的利用率,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聚氰胺熔盐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熔盐炉是热载体炉的分支,主要用于400℃以上的介质的换热。熔盐炉内被加热的热载体是液态熔盐,熔盐炉广泛应用于固碱、三聚氰胺及氧化铝等行业中。由于加热介质温度高,所以熔盐炉出口烟温较高,能达到450~500℃。如果如此高的烟气温度不加以利用,不仅能量白白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热污染。
国内外行业熔盐炉烟气余热回收一般采用烟气进入余热锅炉与软水换热产生蒸汽,但是基本上工业上用的蒸汽都在0.6~0.8MPa,这样余热锅炉的出口烟气温度需控制在260℃左右,否则余热锅炉的换热效率就非常低;而燃煤烟气的露点腐蚀温度要求排烟温度在160~170℃左右。为了使排放温度达标,有些工厂采用喷淋等降温方式,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聚氰胺熔盐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更充分地利用了烟气由260℃降到160~170℃区段的热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聚氰胺熔盐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熔盐炉、余热锅炉、软水加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熔盐炉的尾气排放口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的进气口,所述余热锅炉的出气口管路连接软水加热器的气体入口,所述软水加热器的气体出口管路连接空气预热器的尾气入口,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尾气出口管路连接静电除尘器;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入口设有风机,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出口与熔盐炉管路连接;所述软水加热器的出水口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的补水口。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保证余热锅炉换热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从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与最终排放烟气的温度标准之间的温差,通过软水加热器对给余热锅炉补充的软水进行预先加热,使最终的排放温度降至160℃左右,显著提高了熔盐炉尾气余热的利用率,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聚氰胺熔盐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设备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水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筒壁;2、底板;3、顶板;4、换热管;5、底壳;6、顶壳;7、进水口;8、出水口;9、气体入口;10、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三聚氰胺熔盐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熔盐炉、余热锅炉、软水加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熔盐炉的尾气排放口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的进气口,所述余热锅炉的出气口管路连接软水加热器的气体入口9,所述软水加热器的气体出口10管路连接空气预热器的尾气入口,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尾气出口管路连接静电除尘器;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入口设有风机,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出口与熔盐炉管路连接;所述软水加热器的出水口8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的补水口。
熔盐炉尾气先经过余热锅炉将软水加热成蒸汽输入管网进行利用,而后依次经过软水加热器和空气预热器,对余热锅炉补充的软水和熔盐炉补充的空气进行提前预热,更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熔盐炉尾气的余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0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积液防回流的穿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电柜防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