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菜三叉戟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35994.7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8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丁生春;田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泰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45/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琼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菜 三叉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菜三叉戟结构,包括炒菜锅以及锅盖,所述锅盖与所述炒菜锅之间相互扣装,所述炒菜锅上端面设置有提拉把手,所述提拉把手与所述锅盖之间设置有固定插装机构,所述提拉把手上设置有工具安置机构,所述提拉把手侧表面设置有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锅底灰进行清洁,并且清洁的工具集成在锅盖的把手上,拆卸方便,在清洁时无需翻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炒菜三叉戟结构。
背景技术
炒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由于中国南方食物多以小炒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柄以方便抛炒。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炒锅是中国及东南亚的主要煮食工具。
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锅底会产生一层黑色的锅灰,影响清洁度以及过热效率,但是清洁没有专用的工具,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炒菜三叉戟结构,包括炒菜锅以及锅盖,所述锅盖与所述炒菜锅之间相互扣装,所述炒菜锅上端面设置有提拉把手,所述提拉把手与所述锅盖之间设置有固定插装机构,所述提拉把手上设置有工具安置机构,所述提拉把手侧表面设置有清洁机构;
所述固定插装机构包括:连接块、短杆、插装槽、插装轴以及锁紧部;
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锅盖的最上端,所述短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侧表面,所述插装槽开在所述短杆的一侧表面,所述插装轴设置在所述提拉把手的一端,所述锁紧部设置在所述提拉把手与所述短杆之间;
所述工具安置机构包括:一号插孔、二号插孔以及三号插孔;
所述一号插孔、所述二号插孔以及所述三号插孔均开在所述提拉把手上且处于所述炒菜锅的外侧;
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收纳腔、转动轴以及清洁片;
所述收纳腔开在所述提拉把手的一侧表面,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清洁片套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清洁片的结构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锁紧部包括:固定块、摆动架、推力弹簧、限位块以及限位槽;
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提拉把手的相对两侧,所述摆动架销轴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推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提拉把手与所述摆动架之间,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摆动架的末端,所述限位槽开在所述短杆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结构相匹配且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清洁片的弧度与所述炒菜锅的下端轮廓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锅盖上开有排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可以实现对锅底灰进行清洁,并且清洁的工具集成在锅盖的把手上,拆卸方便,在清洁时无需翻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炒菜三叉戟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炒菜三叉戟结构的锅盖俯视截面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炒菜三叉戟结构的锅盖俯视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泰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通泰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5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的循环搅拌泵
- 下一篇:一种餐饮用高效消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