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包装打码自动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35687.9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7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宋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蓝奥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61/02 | 分类号: | B65B61/02;B65B61/20;B65B31/04;B65B51/10;B65B4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蔡***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包装 自动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包装打码自动线,包括置袋机构、位于置袋机构一侧的打码机构、位于打码机构一侧的放料机构、位于放料机构一侧的真空机构,位于真空机构一侧的封口机构和位于封口机构一侧的储物箱,所述打码机构顶部在置袋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第四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包装打码自动线装置,从取袋、打码、下料、干燥剂填充、整形、真空封口和储存,全自动一次性完成,各工位操作采用模拟人工动作,省时省力,较以往手工包装具有高效,更加清洁卫生,更加节省人工成本;通过使用打码机构和滚筒,即能够更加快捷的进行打码,同时又能够保证包装袋平整,防止出现褶皱等现象,影响打码效果,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包装打码自动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包装打码自动线。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物品一般都需要进行真空包装,以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变质,同时延长物品的保质日期,但是现有的包装工序都是由人工进行,包括打码、给料、填料、放入干燥剂和抽气等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一个人进行操作,不仅生产效率低下,且费用和工时都相应的提高,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且在打码过程中,包装袋时常会出现褶皱,导致打码效果差,出现残次品,浪费成本,同时在封口时,一般会出现封口不严的情况,因此现提出一种新型的真空包装打码自动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真空包装打码自动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包装打码自动线,包括置袋机构、位于置袋机构一侧的打码机构、位于打码机构一侧的放料机构、位于放料机构一侧的真空机构,位于真空机构一侧的封口机构和位于封口机构一侧的储物箱,所述打码机构顶部在置袋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通过连接的第四传送带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第五传送带连接有滚筒,所述打码机构顶部一侧倾斜安装有气缸,且气缸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气缸一侧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若干个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另一端焊接有字母块,所述字母块内安装有第一电热丝,所述打码机构底部一侧倾斜开有槽口,且槽口底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若干个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一端焊接有金属板,所述封口机构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两侧在封口机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外壁周围在封口机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气缸一端焊接有固定条,且固定条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一端焊接有金属条,所述金属条内安装有第二电热丝,且金属条底部开有锯齿槽口,所述第四电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置袋机构下方安装有第一输送带,且第一输送带一端通过安装的第一滚筒连接的第一传送带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放料机构和真空机构下方安装有第二输送带,且第二输送带一端通过安装的第二滚筒连接的第二传送带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输送带一侧安装有第三输送带,且第三输送带一端通过安装的第三滚筒连接的第三传送带连接有第三电机。
优选的,所述打码机构顶部一侧外壁在置袋机构的一侧开有进料口,且打码机构底部一侧外壁在第二输送带一端顶部开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封口机构位于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之间,且封口机构的金属条与封口机构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相对位置分别安装有平板,且两个平板的间隙与金属条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齿轮和滚筒数量均为五个,且滚筒和齿轮均倾斜固定在打码机构的内壁上,所述打码机构内部开有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的通孔,所述滚筒滑动连接通孔倾斜的底部内壁,所述五个齿轮之间均啮合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均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地面上铺设的水泥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第三电机均固定在地面上水泥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第三电机均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蓝奥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蓝奥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5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紧凑的浸入式多级离心泵
- 下一篇:一种可脱网运行的微机保护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