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快速检测轴类零件锥度段某处到端面距离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32563.5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隆桂;方飞松;俞劲松;张春灵;肖勇;周财山;蒋祖珍;杨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快速 检测 零件 锥度 某处 端面 距离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轴类零件锥度段某处到端面距离的工具,包括环规、标准棒、百分表和检测装夹台,检测装夹台包括立板,以及在立板上由下到上依次间隔水平安装的底板、基座、V型板和顶板,套在轴类零件上的环规能从侧向放入基座内并落在基座的U形沉台上,顶板正下方通过弹簧浮动安装有浮动测板,百分表安装在顶板的正上方,百分表的弹性检测头正好抵在浮动测板上固设的定测头上;标准棒为圆棒,下端带有圆盘,标准棒的高度按照被检测轴类零件锥度段某处到端面的标准尺寸L设计。该工具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尺寸稳定可靠,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能快速判断合格、超上差、超下差三种状态的零件,可用于大批量挑选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零部件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轴类零件锥度段上某一位置处到零件端面距离的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轴上带有锥度段,如图1所示。转向轴在后续加工时对锥度段上GAGELINE(一个理论固定值φ)到端面的尺寸L有较高的要求,在加工时无法100%保证。因此需要通过专用的检测工具对L进行检测,以快速挑选出超上差、合格、超下差三种零件,再通过专流流转处理,保证所有产品满足后续加工要求。
现目前,检测该尺寸L时,采用环规1加高度尺进行。环规1为圆环,其内孔尺寸与锥度段上的φ值一致,将环规套在转向轴的锥度段上,那么环规上表面到端面的距离正好就是被检测尺寸L,如图2所示。由于高度尺上下对齐的时间较长,导致检测时间浪费较多。在生产紧张时,无法实现产品的100%检测。另外,随着开发产品的种类逐渐增多,检测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从而产生各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定位越来越多,相似度极高,容易拿错,造成产品错误测量;另一方面在人力及时间成本上也造成较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专用于对轴类零件锥度段上GAGELINE尺寸到端面进行尺寸检测的工具,用于批量产品快速检测,尺寸检测快速稳定准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轴类零件锥度段某处到端面距离的工具,包括环规、标准棒、百分表和检测装夹台,所述检测装夹台包括立板,以及在立板上由下到上依次间隔水平安装的底板、基座、V型板和顶板,套在轴类零件上的环规能从侧向放入基座内并落在基座的U形沉台上,U形沉台的直径与环规的外径匹配,所述顶板正下方通过弹簧浮动安装有浮动测板,所述百分表安装在顶板的正上方,百分表的弹性检测头正好抵在浮动测板上固设的定测头上;所述标准棒为圆棒,下端带有圆盘,圆盘的直径与U形沉台的直径匹配,标准棒的高度按照被检测轴类零件锥度段某处到端面的标准尺寸L设计。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上下至少两排安装孔,用于将基座安装在不同的高度,每个安装位置的基座分别配备有环规和标准棒,环规的内径不同、标准棒的高度不同,以用于检测不同轴类零件锥度段某处到端面距离。可根据产品不同调整基座到不同的位置,能满足长短不一的零件检测,方便用于快速换产时的各种高度规格的零件检测,扩大适用范围,在便捷性,稳定性,可操作性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该工具调整方便快捷,1-2分钟就能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快速检测切换。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V型板共两个,上下间隔布置。增加对零件的支撑,进一步提高零件在检测装夹台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弹簧共四根,环绕弹性检测头呈矩形布置,每根弹簧均套在各自对应的导向杆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顶板与浮动测板之间安装有三块侧封板,并结合立板围成一个容纳腔,所述弹性检测头、定测头、弹簧、导向杆均安装在容纳腔内。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定测头整体呈“T”形,定测头的杆部插入浮动测板的安装孔内并安装固定。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基座采用蝶形螺栓与立板安装固定,V型板采用螺钉与立板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2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